豆收获再说。
袁乡的同志很激动,当初说好的,一亩田地,分成150斤粮食,袁乡总共有一万亩,那就是150万斤粮食啊。
当然,被冲毁的山芋,那个不能算在里面,就算有点损失,可是总量差不了多少啊?
朱乡的李明山,也开始组织人手收获玉米了,虽然只剩下3000亩玉米地,那个劳动量可不小啊。
磨镇的同志只有几百亩玉米地了,棉花要到秋收之后才能收割呢,几百亩玉米地,三天就完了,剩下来闲的无聊了。
咦,农场不是5000亩玉米地吗?
磨镇的同志忽然想起来了,5000亩啊,那也是一笔大买卖啊?
是不是我们去帮你收割了?
呵呵,对不起了,农场的5000亩,那是留给李明山的,今年朱乡的同志损失惨重,当然要照顾点了。
毛山镇的同志很忙,也很开心,因为毛山镇有一万亩呢,也到了收割的时候,一万亩啊,要在秋收之前,收获完成,大家的任务也很艰巨啊。
傅学华出去晃了一圈,秋收是大事情,这种大事情,不用傅学华吩咐的,所有的老乡,态度都非常虔诚,也是非常认真。
一个玉米棒子,一支高粱穗子,一个小土豆,就算是几颗黄豆,都不会拉在田里,都收拾的干干净净,装进箩筐,运回家里。
傅向阳,傅学名,董国武,傅向晨,傅向震,张海平,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他们代表养殖场,生怕乡镇的同志,黑养殖场的粮食,一天二十四都盯着他们。
从田里到稻场,从稻场到田里,一个人恨不得分成三个人,死死盯着乡镇的那些人,实在忙不过来,不停找场里求援,需要人手帮忙。
小家子气,乡镇的同志,代表着乡镇的面子,怎么可能干出那么没品的事情呢?
这个年代的人,不管是谁,都注重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