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是干啥吃的?”李优看到下面刘琰自己写的内容,确定是刺杀错了之后,人也有点蒙,这是什么草台班子,连刺杀都能刺错人?
“等等,你们都知道是袁杨要刺杀司马朗,为啥没人管一下司马朗?这算是不教而诛了吧。”刘备确定刘琰只是受了惊吓,没出啥事之后,开始思考,然后迅速的意识到了一件事,你们都知道这件事,却不管,这不好吧!
“我之前就说了,我已经救了我表兄两次了,最严重那次,我还是从文儒手上救的,甚至为此当着文儒的面告知的表兄。”陈曦很是无奈的说道,“我救两次就可以了,总不能第三次还救吧,差不多就行了,都是人命啊。”
“需要一个惨烈的死法,震慑一下新州的官僚体系。”李优面无表情的说道。
“新州目前确实是比较乱,上行下效之下,多少有些问题,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简单一些,直接让官僚系统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匹夫一怒,血溅五步。”法正很是冷淡的说道。
“其实我是想救的,但是伯达听不进去,他认为还在掌控之中。”诸葛亮叹了口气说道,给司马朗写信的人不少,袁家的信,杨家的信,陈家的信,蒯越的信,但是没用。
司马朗认为自己做的是合乎规矩的,而诸葛亮当年在葱岭也是死守规矩,压制曹操,有诸葛亮珠玉在前,他因循旧例也不算什么。
这也是诸葛亮没办法劝的原因,因为他当年还真就是给曹操讲规矩,按部就班,严守规矩一步步的推进,问题是诸葛亮也没这么极端啊,他最起码真的将武器和粮草给曹操按时按点的放过去了,没加一点唯心的操作,说四十四天放过去,四十四天装备粮草肯定到曹操手上。
司马朗玩的是啥,司马朗玩的是袁杨两家粮尽的时候粮草肯定抵达,什么叫做粮尽的时候?
司马朗能给个准确的时间,杨众作为杨家的家主都不会和司马朗同归于尽。
有个时间节点,哪怕稍微长一点,杨众也能想着法子掺着木渣,麸子对付着等到粮食来,毕竟有个节点,杨家就能稳住自家的麾下,这连个节点都没有,稳个锤子,只有自爆!
你看看诸葛亮在葱岭的时候,敢不敢给曹操来个,等贵霜出兵打你的时候,粮草和物资才会到?那是真的要人死好吧。
诸葛亮只会说,这些东西需要走流程,你按照流程走完,我多少天之内能送到,你说要加速,抱歉,就是这个流程,你要加速,你就自己想办法。
全程没有一点坑人的地方,就是实打实的规则如此,你不满意也只能忍着,没啥好说的。
两者同样是讲规矩,但两者的规矩是两码事,诸葛亮的规矩是可以量化的规矩,司马朗的规矩是很难量化的,偏向于唯心的规矩。
“其实伯达那边,只要明说支援的粮草需要多少天抵达,哪怕因为中亚当前的大环境导致这个时间稍微长一点,比方说到袁家需要四十天,到杨家需要五十五天等等,各大世家其实也能接受。”糜竺少有的在这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毕竟他其实挺看好司马朗的。
“是的,伯达只要直说多少天能达到,而不是表示肯定能在袁杨两家粮食耗尽之前肯定送达,都不至于走到这一步。”陈曦点了点头说道,“前者是规矩,哪怕慢点,别人也说不了什么,后者那不是规矩,那是威胁。”
话说间陈曦看了看诸葛亮,诸葛亮神色沉静,没有说啥,为什么他当年也是讲规矩,却没人说他是在威胁老曹,说白了不就是他有明确的时间点。
甚至如果你能做好规划的话,甚至可以利用这种规矩,因为诸葛亮就是踩着点,绝对不会早,也绝对不会晚,说这个点就这个点。
有一说一,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绝对扎死了的规矩,其实也是一种好规矩,最起码真的明了,不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了。
诸葛亮对曹操做的就是这种,让曹操心中憋口气的原因实际上不在于规矩层面的碾压,而是诸葛亮在服务其他人的时候做的太好了,对他曹操的时候就是纯粹的机器人。
两相对比之下,让曹操很是窝火,而且持续的越久越窝火,哪怕曹操到后面也找到了利用这种规则的手段,依旧会非常的窝火。
刘备在大脑里面对比了一下,回忆一下自己经历黄巾时代,普通百姓看到瓮中粮日渐减少时的感受,这个时候如果夏粮已经快到时辰,哪怕瓮中之粮日渐减少,百姓也能按捺住内心的焦躁和绝望,继续按部就班的处理自己的事情,等待夏粮。
如果这个时候是一场大旱之后,根本没有粮食,只能等待说不定什么时候放粮的官员,那么当瓮中之粮日渐减少的时候,内心充斥的恐怕就只剩下绝望了。
前者哪怕晚几天也能想办法撑过去,而后者晚一两天恐怕就剩下暴动了。
当年李孚驻守魏郡的时候,宁可拿下长安巡查员也一定要开仓放粮就是知道,官僚在百姓缺粮时许下的放粮诺言一旦不被兑现会发生什么。
袁杨作为大世家同样也清楚,所以根本不存在在粮食耗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