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饷俸远不足数!”
士兵们自然要闹腾的,这当初说得好好地,我们背井离乡,豁出命去给英国人打仗,有双俸和补贴。
果然是就算全发下去,也未必能够得着好!
如果按照几百年前的某些剧本,这个时候松平齐宣应该选择不把这个钱发下去。只说毛也没有,然后挑一个叫做陈桥驿的地方,告诉士兵,现在大伙儿欠饷许久,朝廷根本不想给钱。
我本人没有什么积蓄,现在把我的女儿卖给了城里的富户,卖了二十万。大伙儿拿着这个钱,回老家娶个媳妇,或者是置办点东西做个小买卖算了。
然后士兵中有人鼓动,我们都愿意跟随大帅!
于是跳出来一个人,扯了一面黄旗,就裹在松平齐宣的身上,然后簇拥着松平齐宣打进了江户城。夺了那鸟位,松平大哥哥做将军,俺们做观察。
只可惜,这是在日本,而且是幕藩体制已经顺畅运行了二百多年的江户时代。这一套东西,不像战国时代一样,那么容易就能玩的起来了。
见士兵们在下面鼓噪,土方岁三和榎本武扬立刻出面安抚诸军,表示再过七天,还有十万能够解到,到时继续发放给大伙儿。
而且他们为了让士兵们安定下来,还说这是松平齐宣豁出老脸,和英国人要来的。你们得感念老长官的恩德,可别再闹了。
这话到是让士兵们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都想着还是老长官爱护我们。我们受到了英国人的背叛,幕府也不说出面帮我们找补两个,只有爱我们的老长官松平齐宣,天天念叨着我们的死活,给我们发饷。
人群渐渐散去,可是心中的那股怨气,并不会就这样轻易的散去。
“英人财大气粗,光是一个印度就打了四千万,怎么会付不起我们几十万的饷。”一名士官肚子里憋着一肚子火呢。
他同村带出去的兵,十二个死了五个,若是抚恤能够全额发下来,那他还可以带着活下来的人,光宗耀祖的回到村里。安抚那些家里五六个孩子,死一个也不算多大的事的家属,然后享受村人们敬畏的目光。
顺道把自己早就看上的村长庄屋家的小女儿给娶了,自己在印度虽然没有抢着多少东西,可是绿宝石还是弄了一块的,找个好一点的师傅,打一个金簪,镶嵌上宝石,就能够提亲了。
现在怎么说?
士兵们在印度出生入死,既没有抢到太多的战利品,饷还欠着。死掉的连一根毛的抚恤都没见着,特娘的都没脸回村。
“实在恼人,要不我等杀进横滨,拘了那阿尔考克,滨海关里面金山银海,还不是任意索取。”另外一名士官突然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之前他们的想法,是拥护松平齐宣执掌幕政,担任大老。将蒙蔽圣聪的井伊直弼等人给赶下台,然后他们以议会平民院议员的身份,以军队为靠山,辅佐松平齐宣。
改革幕政什么的,且先不说,得把大伙儿的卖命钱和英国人给要回来了。要不然大伙儿这去一趟印度,不就白死了嘛。
横竖都要干大事,为什么不彻底干大呢!
“诶!先开了滨海关银库,席卷金银之后,分发给诸军士兵。正好明石侯也在,我们以明石侯为首领,号召诸军,一道回转江户,到时候大事定成。”
计划进一步完善,很大胆,但是显然更有成功的可能性。只要打破了滨海关,那么存放在关内的大量外汇和黄金,就将被他们所获得。
原本他们只能聚拢和影响几百名士兵,现在如果能够以松平齐宣为首领,用金钱把所有的士兵都给诓上船,那么起义的士兵就将超过三千人。
随后控制火车站和电报局,截断日本东西的交通。抓捕几个火车司机,开两趟车,一个小时就能把轻装急进的士兵送到日本桥下。
从日本桥总站一跃而出,迅速攻占只有几百人守卫的江户城,带着松平齐宣亲自拜见德川家定。以半逼迫半协商的方式,要求德川家定下达御令,宣布幕府改革。
废除现在颟顸无能的幕阁,立松平齐宣为大老,开议会,新内政,讲军事,革旧弊。最后操控传习队数万雄师,扼守关要。
英国人此时正在同清国交战,未必有兵力再投入到对日本的作战之中。而印度的英军,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损失也相当惨重,想要补员到位,起码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到时候幕府这边已经枪炮齐备,战舰如林。只需要守护住江户,不使其被兵,那么新政府就能够让百姓中立,诸侯咸服。
幕府中兴有望!
“只是横滨亦有数百英军守备,急切之间,可能战下?”也有人有些疑虑。
他们虽然自认为自己不比英军差些什么,可是在没有打破滨海关,得到大笔现金前,他们是没有办法裹挟上其他的士兵的。仅凭他们现在手里的几百人,又要攻打滨海关大楼,又要炸开银库,又要抵御英军可能的反击,有些力不从心啊。
“未必!英军主力汇聚公使馆附近的小兵营,拉上两门大炮,直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