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獠牙初显(一)(1 / 2)

小说:《时空过客》 作者:刚大荒落

早在七月底,常凯申亲任剿匪总司令,于洪城行营举行了一次剿赤会议,同时委任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

全军兵分两路,何应钦统领左翼集团军(共计9个师),从南城地区向匪区实施进攻,寻求赤匪主力决战;

陈铭枢率右翼集团军(共计8个师),从集庵、永丰、乐安方向深入匪区,实行“进剿”。

同时,在洪城、樟树、集庵等多处机场,果军又部署了空军六个编队,用于支援掩护左、右集团军作战。

——此时金陵政府总共才建立了七支航空队,每队15至20人,八九架飞机,因为之前在剿赤中的损失,其中三成人员又是刚从东北军‘借’来的。

至于其余大军,有的坐镇后方作为总预备军,有的在闽赣边境,防堵红军东进,有的沿赣江布置,负责清剿匪患,维护地方,并拦阻赤匪通过赣江联络。

另外,为了防备仍然盘踞在洛肖山脉的鹏匪(红三军团)干扰,常凯申又特地下令何剑,调集了数万湘军再次进剿槿甘山。

是以从湘东到闽西,漫长战线上可谓是布满了常公的兵力,即便如此,常凯申仍觉得不够保险,部下临行之际,他又特意交代道:

“此次剿赤,惟有隐蔽兵力,声东击西,预备强大兵力出匪不意,凡抄袭部队须冒用红旗,使匪混乱也。”

除去冒充红军的招数外,考虑到匪区当中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避免重蹈前两次围剿的覆辙,常凯申又想出了别样的歪招:

“对匪巢只有焚烧,才能解决,请派飞机设法暂停轰炸,而专用火油在欲烧之区域内……每区约焚三日,使匪恐慌,不能立足。”

若非中央苏区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山地,受眼下江淮水灾的影响不大,常凯申可能还会想出水攻的招数。

事实上,不久之前,因为长江洪水泛滥的缘故,湘鄂西根据地就一直在四处堵漏并加固东荆河堤,力图在东起彭场、西抵总口、南至峰口、北至仙桃的区域根除水患。

结果听闻匪患的果军,不仅不在驻地救灾,还趁此机会,进袭正在防汛抗洪的苏区干部与群众,甚至丧心病狂地在监利上车湾掘堤,妄图“水淹匪巢”。

总的来说,基本没必要对这些反动派抱有任何的期待。

八月十日,随着左右两路大军纷纷进驻,第三次围剿的部署正式完成,当夜常凯申在日记中写道:

“此次我军左翼兵力数倍于赤匪,对于侧背之掩护兵力尤为雄厚,故我前方各路之进击部队,尽可能专心挺进,决无后顾之忧。

且挺进部队以寻求匪军主力为目的,故进度愈急速愈为得机。”

只不过,他估计根本意想不到,红军这边对果军的绝大多数行动,已经是了如指掌,就连口袋都给人家扎好了。

严格来说,之前的两次反围剿,红军并未作完全的努力,这并非是消极畏战,而是李润石与王凯,在结合了历史资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之后做出的有力判断。

虽然在去年时,常凯申就已经被红军北上行动给震住,并且自认为相当重视剿赤工作,但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他的重视依旧还是浮于表面。

毕竟以果府的行政效率,其情报工作至今还是停留在依靠土共叛徒和土共地下党的层次。

所以即便是吃了不少败仗,也收到了手下送来的诸多战报,可这些废柴依旧没有意识到,如今的赤匪,早就不是多了几杆枪能形容的了。

当然,像程刚这样的存在实在是惊骇世俗,确实很难有人能想明白,而按照常规思路去猜测,再高看也达不到红军的底线。

另外,财政和兵力上的困境也是原因之一,刚刚打完中原大战,哪怕是借钱,想要将借来款项购买军械,再拉出壮丁训练成伍,那也需要一定时间来准备。

所以前几次真正投入到战场当中的遭殃军主力,最高时也不到10万,其余的大多是用来滥竽充数的地方军阀,而这些部队打打顺风仗倒也罢了,对阵让他们屡屡吃瘪的红军,实在是上不得台面。

于此同时,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的这半年时间里,红军或者说土共,其实都处于一个相当要命的转变时期。

高层之间的斗争,白区干部和苏区干部之间的融合,以及整个基层组织的培训,都是一个个艰巨且庞大的任务,在未能做好充足准备之前,即便打了再多胜仗,也很难有条件去消化。

如果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当中拼尽全力,和当时的十几万大军斗个你死我活,当然可以获得最大胜利,无非是代价多少而已。

但是打完之后,付出偌大的代价,如果不能及时扩张根据地,经济上便很容易陷入困境,而过度的扩张,又很难接住敌人下一轮的进剿,自身的干部队伍也承担不了如此繁重的任务。

所以之前的两次胜利,红军虽然也是大张旗鼓地作了宣传,上上下下都对此振奋不已,但少数几个高层干部非常清楚,那不过是把人打疼打退了而已,真章还是得看第三次。

于是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