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继续融合(2 / 2)

还会以为他是哪座城市里的进步青年吧,如此浪漫的称谓和交流方式,在这个时代可是专属于一小撮人的特权。

“真好啊。”倪志量虽然不知道什么叫狗粮,但听到这样的描述,还是发自内心地生出了几丝羡慕乃至嫉妒的情绪,当然主要还是前者。

“真希望能够像你一样,找到一个这么好的妻子。”倪志量不自主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这艰苦的革命道路上,能够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携手同行,这不仅是一件人生乐事,更充满着令人无尽向往的浪漫主义情怀。

“其实还好啦。”李阿生继续红着脸回道:

“中央苏区非常重视女性的教育,所以我们那一直都有很多优秀的女同志,好像我爱人还有不少同学和同事现在仍是单身呢,也是可以争取的呀。”

说着说着,李阿生就有些说不下去了,毕竟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的脸皮暂时还没锻炼出来,这倒也算不上说媒,只是介绍了一下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听到这个,一时间倪志量都有些心动了,然后又很快不好意思起来,只是说道:“那,那有机会再说吧。”

于是两人便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顺便一提,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地方,倪团长作为北平人,在南方参加革命的时候最为苦恼的就是语言问题,不管是在羊城,还是在鄂豫皖,当地的方言总是让他这个北方人感到苦恼不已。

但他和红一军团的一些同志交流起来,却要比想象当中轻松不少,虽然这些同志发音当中还是带着厚重且独特的方言格调,但好歹认真听下来能懂个大概,而他说的话其他人也大多能听明白。

好奇之余,倪志量这才了解到,原来中央苏区等地早已开始推行所谓的拼音教学,虽然在南方普及北方官话难度颇高,但几年下来多少有了些效果。

特别是听说到那边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还特地用上了广播、留声机等设备,定期循环播放各类节目,这就更加令人惊讶了,当年他在黄埔军校都没见识过这些手段,不得不让人感叹中央苏区之先进。

另外对于李阿生还有他妻子的故事,倪志量也有所听闻,两人都是贫苦出身,而且还是完全在党的培养下实现成材的同志,堪称一个根正苗红。

而在他们各方面的表现也让人敬佩不已,丈夫是屡立战功、浑身伤疤的军人,妻子是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医护工作者,无论从那个标准来衡量,都属于这个时代一等一的人才。

因此,当这样一批精锐被调派前来支援鄂豫皖,当地的同志怎么会不欢迎呢,即便放在后世,这里也是多年的老少边穷地区,更何况是现在,无论是物质还是人才都紧缺得很。

当然,倪志量现在还只是停留在好奇和兴奋的阶段,并没有仔细思考过一个具有自主培养体系的根据地,到底会发挥出怎样的力量,又会对已有格局造成什么影响。

这其实算是一个极大的课题了,莫说以今人的视角是否能够洞悉清楚,即便是放在前后的历史上,也很难找出类似的案例来。

甚至可以说这已经算是全新的农村路线了,在这条路上,城市的作用被缩减到了极致,也许可以称之为另起炉灶。

连带着那些依托于城市而发展起来的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如果没能及时投身于革命的话,也将很快在飞速发展的历史潮流中落后下去。

只是这些暂且与倪志量和李阿生等人无关了,似乎想要打破刚才略微尴尬的局面,倪志量很自觉地没有继续打趣,而是转头说起了正事。

“李副,我看现在部队的战士们磨合得都差不多了,你看是不是可以就此进行下一步了?”

“应该没问题,当初出发的时候,首长们就有打算把队伍混编起来,只是双方还不够熟悉,不适合搞大动作,现在或许可以试一试。”

当谈到公务时,两人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李阿生也没再写信,为了节省煤油,干脆熄灭了油灯,在一片黑暗之中商谈起来。

混编自然有混编的好处,现在两边的战斗力差距较大,各种思想理念也有所不同,打散编制可以起到尽快融合的作用。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必须是没有大敌当前,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和小规模战斗来训练队伍,相当于发挥传帮带的效果,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练兵方法。

而且两人事先都清楚,北上的这部分兵力大部分都会撤回去,若是双方水平半斤八两,那么混编不混编都没什么影响,甚至不混还省了不少麻烦。

但这些天下来,中央苏区在各方面展现出来的神奇之处,让地方上的同志不断折服,这才有了继续融合的基础,即便之后分开了,这段时间的进步也会对红一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的作用。

而随着这些动作,中央苏区的形象便逐渐地立了起来。

www.。m.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