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轻工业发展在庚子年之前虽然已经有部分发展,但是发展速度是极小的,当时清廷并没有完全放开工商业的管制,众多产业都是以官僚资本为主,或者是官督商办,总之就是离不开一个官字。而在庚子年之前,由官僚所控制的资本大多数也投资在重工业方面,比如各省的机器制造局,汉阳铁厂,煤铁矿等,其主要核心乃是军工行业,虽然由于资本有限以及制度等限制导致这些工业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但是任旧给中国近代工业打下了基础,历史上辛亥后直到建国前,中国重工业吃的都是清末时期打下的老本,不但没有前进,反而是倒退了很多。
相对而言,轻工业在庚子年之前的发展不大,但是清廷在庚子年后施行经济、教育、政治等一系列的改革,虽然改着改着就把清廷自个给葬送掉了,但是同样也给中国近代工商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会,使得轻工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乃至为辛亥后陈敬云在东南沿海地区施行振兴工商计划打下了基础。
东南沿海数省有着陈敬云的背后支持,更有着出身于工商阶层的一批大政府高官比如洪子泰、郑祖荫这样的高级官员极力支持,使得了福建、浙江乃至苏南地区的工商业完全是放开了前清时期的各种禁制,使得商人进行各种投资时完全不用担心各种政治限制。
同时,陈敬云为了集中财政权力的税收改革不但让财政部掌控了所有财政权力,使得下属的各地方政府失去了前清时期的各项收税等财政权力,保障了中央权威。更因为整合税收制度让税收制度更为合理,尤其是极为重要的厘金方面,东南宣抚使府时期陈敬云就已经整合了所属各省之间的厘金,裁撤了一大批重复、明显不合理的厘金关卡,并且设立新的商税,称之为营业税,分两头收取,一个是从产品生产的工厂收取,然后再在产品售卖的终点收取营业税等,试图慢慢用这种方式来代替各关卡的厘金。
虽然这个计划还没有完全施行,厘金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但是现在已经展现出新的税收制度带来的好处,国产商品有效的降低了运输成本,厘金主要是在沿途收取,裁撤部分厘金关卡后就可以最直接的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最终影响到零售成本。然而政府的税收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因为商品价格的降低,市场活力极大,国产各种轻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大增,这方面可以有效的补充因为部分厘金关卡的裁撤而造成了税收损失。
税收的改革现在只是涉及到表面而已,真正要完成国内税收的改革还需要一段路要走,而更重要的是,得把关税也拿回来才能够完成真正的税收改革。而从列强手中拿回关税的自主权,这个难度可不小,不比从列强手中收回众多租界来的容易多少,因为海关税的制定权乃是列国把中国的当成产品倾销地的最有力武器,众多进口商品的关税都是极为低廉,有效的降低的成本挤压中国国产商品的市场。
可以说,一天不把海关税自主权收回来,中国工商业就永远都发展不起来。而要把海关税自主权收回来,是现在的南京大元帅府或者北京的北洋政府都做不到的,这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事情是需要一个强大的统一政府
尽管有着众多坎坷,但是洪子泰等工商部门的官员们依旧对下半年以及明年的工业发展保持很乐观的状态。并说明,按照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沿海数省,包括福建、浙江、广东地区,苏南地区的工业发展将会保持快速度的增长势头,尤其是上海地区不包括租界明年的工厂数量将会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是因为设立在上海华界的经济开发区入驻了大量的工厂企业,其中部分是新设立的工厂企业外,有部分都是原先在租界或者其他其他搬迁而来的工厂企业,这些新搬迁或者新设立的工厂当中,很多都在紧张建设当中,在明年的时候会有一大批工厂集中开始营业,所以才会有增加半数企业数量的豪言。
陈敬云一手倡导的经济开发区之所以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除了入驻经济开发区会有税收优惠外,更吸引众多商人的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陈敬云已经多次公开表示,将会保证经济开发区的延续性和性,绝不会被国内的动荡局势所影响,更加保障资本进出自由。这个就是所谓的政治保证。
另外,经济开发区乃是集中式的工业产区,将会有开发区自身进行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建设,包括路上交通,水电供应,乃至开发区专用的码头等。当初建设福州和杭州两地经济开发区的时候,迈的步子并不大,虽然有陈敬云的支持,但是洪子泰等人还是小心翼翼的,开发区的规模和占地都不算很大,顶多算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园而已。而有了这两个成功例子后,工商部策划的上海经济开发区规模庞大,占地足足有数十平方公里。福乐电气公司甚至为这个经济开发区专门设立了一个发电厂,部署了整个经济开发区的电力供应网。而经济开发区方面甚至修筑了一条型支线铁路,连接到沪宁线、沪杭线等铁路线。除了铁路运输外,更为重要的自然是河运和海运,经济开发区在黄浦江修建了专门的码头,如此种种可以说这个上海经济开发区的硬件条件乃是全中国最好的。
为了兴办这个经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