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弘道的忧劳成疾,也让苏照对于这位性格保守,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老师刮目相看。
不管如何,起码对于苏国国事,这位老师倒也应了一句勤勉忠诚。
当然,敬弘道的治政思路已经跟不上他的步伐,正如其所言,恋栈不去,反而于国家不利。
第二日,苏国太宰敬弘道着人递上奏表,告老辞官,顿时让沉浸在大胜欢喜中的苏国公卿冷静了下来,以为又要发生着什么变故。
苏照当然第一时间没有急着应允,而是着人起草了一篇文辞优美的文表,用来挽留,算是给足了老臣的面子。
等到第三天的早朝,敬弘道再次请辞,苏照这次沉默,不过语气倒是松动了一些,让太医官署的太医前往敬府诊治,又赐下名贵药材,以示荣宠之意。
此刻,中元殿
暂时安抚了敬弘道告老之事,早朝还议着一件事情,就是此次苏郑国战有功之臣,尤其是前线的将帅的论功行赏事宜。
当然不可能大封功臣,封王封公之类。
且不说苏照也仅仅是个侯爵,而今只是拿下了一郡半之地,郑国随时卷土重来,还不是大举封赏之时。
不过给予有功将士以绢帛、金银等诸般财货,这些也不会少上分毫,更有武道大丹赐下,武道功法分发。
议完善后事宜,苏照朗声道:“科举之事,准备的如何了?”
闻听垂询,司徒粱师古此刻拱手而出,朗声道:“回君上,诸郡士子已聚于温邑,翘首以待开科取士。”
苏照看了一眼粱师古,叮嘱道:“科举抡才,关乎国家人才储备,要慎终如始,不可轻忽。”
粱师古拱手称是。
苏照道:“晏卿?”
“臣在。”晏昌跃班而出,拱手道。
“此次科举主考之官由你担任。”苏照道:“卷中出何为题?你可和孤时常商议。”
凡革新,必须要为革新储备人才,以晏昌担任主考之官,只要这次科考顺利举行,再以其推行清丈田亩有功,拜其为宰执,也就顺利成章。
晏昌领命而退。
将诸般积压的政务处置完毕,散罢早朝,苏照就留下了枢密院副使冯匡,至偏殿议事。
“冯卿,卫国局势如何?”苏照单刀直入问道。
因为这段时间,天听司派往卫国的探事,将情报禀至温邑之后,在苏照的授意下,致卫国上下的情报都送至枢密院官衙,由冯匡梳理、分析。
冯匡面色凝重道:“回君上,卫国前些时日,暴雨成灾,因为处洪河上游,受灾郡县倒也不多,卫国赈济得当,就未出现大的动荡,只是卫君信重奸佞妖人,将政事悉由上卿孙焕、宁遵把持,一心求问长生之术,前段时间在国中广选秀女,以致怨声载道。”
苏照道:“此事孤知道,但这些并不足以动摇卫君之地位。”
此代卫君最早是靠着政变篡得君位,善用(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