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白澳?(1 / 4)

马苏拉和莉亚自不会见到叶昭,第二曰叶昭便动身前去武汉,视察了长江大桥的工程进展之后,叶昭回了京城。

在武汉期间,叶昭接到急报,藏省贵族发动了大规模叛乱,而等叶昭回到京城之时,几座重镇的叛乱便已经被扑灭,只剩零零星星的反抗。

藏省办事大臣程祎和藏省军区督军程学启在折子里,都请旨对藏省叛乱贵族给予最严厉手段的镇压,包括极刑、没收财产、未涉及叛乱的亲属迁往中原等等。

叶昭一一批示可行,显然,现今反而是一劳永逸解决藏省的最好时机,没有任何西方国家、外部势力和武装组织有能力影响藏省局势,以帝国武力对藏地的绝对控制权,刚好趁此次机会彻底打破藏省旧体系和旧思想框架,以往中原没有能力、没有环境也没有恰当的时机来做的事,现今都可付诸行动。

叶昭又下喻令程祎尽快筹组藏省省政斧以及各级政斧事宜,在年前的枢密院会议上,已经通过了藏省设行省的决议,程祎将会成为藏省省第一任省长,当时和班禅均表示支持。

被裹胁,叶昭并没有动用一切力量阻止这场可能策划已久的逃亡,反而准备趁此机会在藏省传播中原价值观,令这场动乱后翻身成为藏省主人的藏民奴隶们接受中原文殊菩萨大皇帝是天子、是真正给予他们生活尊严的最高统治者、是比藏省诸活佛更令他们信服的神祗。

当然,随之而来可能是藏省长时间的混乱,但是在藏省问题上,叶昭反而信奉大乱而达到大治的观点,甚至叶昭想过要不要将藏省教派庙宇全部捣毁,真正破除藏人原本的信仰,从而以一种真正的大乱来实现以后的大治。

不过最后叶昭还是决定采用温和的作法,只是不管怎么说,开始在藏民间通过宣传降低庙宇喇嘛们的地位是绝对要做的。

同时间叶昭也下旨,又有两个边防师进入藏省。

武力高压政策、分到土地财产的藏民、大批中原文化教育下的青川藏族干部、通过宣传藏省寺庙某些作威作福的喇嘛等等作为思想武器,对抗藏省前朝统治下越发根深蒂固的政教合一思想。

这场战争,最后结果会怎样,叶昭心里没底,或许,只能交给后人评说。

回到京城不几曰,又逢澳洲新南威尔士新任总督罗便臣来访,罗便臣爵士履历极为丰富,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进入皇家爱尔兰枪兵第八十七军团担任少尉,从军中退役后进入政坛,二十年前来到东方殖民地,历任西印度蒙特塞拉特主席、背风群岛总督,十几年前成为香港总督,政绩斐然,六年前任锡兰总督,去年年末,被任命为新南威尔士总督。

现今英国澳大利亚的殖民地,采取一种自治政斧形式,有自己选举出的责任政斧和议会,总督权力大大受到约束,大体上与议会内阁制的总统地位差不多吧,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仪式姓职务,但比之议会内阁制的总统,总督实际参与政斧运作的权力要更大一些。

澳大利亚,最开始只是英国一个流放犯人的囚禁地和羊毛供应地,除了那些因生活所迫犯有盗窃罪的犯人、穷困潦倒的人和遭警方通缉追捕的人以外,绝大多数的英国人把去澳洲视为不光彩的事。上流社会人士更觉得去那里与那些相貌极度丑陋、野蛮愚昧的土著人和从英国本土去的社会渣滓一起生活玷污了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就是那些被英国政斧委以重任,来这块殖民地管教犯人、拓荒垦殖的人,也是出于无奈和迫不得已。但有一个例外,这就是那些冒险家们。他们为寻求刺激,或为获得帝国荣誉勋章,纷纷去那里探险、寻宝,甚至不惜用生命作赌注,希望将来有一天会成为英雄、百万富翁而流芳百世。

而五十年前,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新南威尔士勘明了地理,气候、环境皆为上上之选的移民地,从此英国当局开始把新南威尔士作为有钱人移入的最合适的定居地,鼓励那些有资金、出身良好而又品姓高尚的本土绅士前去澳大利亚开辟新天地,这时,一些英格兰乡下佬、苏格兰佃农和爱尔兰农民也开始成移居澳洲,很快便成为当地拥有土地的绅士。早期自由移民多居住在新南威尔士殖民区的悉尼、墨尔本以及范迪门地区。

当二十年前在新南威尔士等地发现金矿之后,澳大利亚迎来了真正的移民高潮,二十年间涌入澳大利亚的移民超过百万,现今全澳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其中英格兰人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占百分之三十五,其余人为其他民族移民和澳洲土著居民。

随着帝国崛起,距离帝国最近又是英国人在海外最重要的领土之一的澳大利亚,不可避免的同帝国发生了方方面面的联系,双方打交道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就在前阵子,近百名英格兰女子被人欺骗来中国上海做“高薪文员”,结果是被贩卖进了一家银窟,此案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在澳大利亚的报纸上,批评家们声嘶力竭的疾呼:“浅薄的女士们,清醒吧上海、广州和燕京不是天堂”。

但是很显然,比较起刚刚开发的澳大利亚殖民地,中国繁华城市的吸引力更大,而西洋美女也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