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元年开年便不顺,从正月起,一连下了数场大雪,二月份也是如此,好在随着蓟县不断传来好消息,天气也有所好转,难得一连三日都是晴空万里,这几日满城的百姓都是十分开心,因为梁王大婚了,这本与他们无关,然而谁让贾家大方,从十五日开始,贾家商会所有商品全部降价出售,更是到处派发喜钱,虽说不多,但还是让不少苦难人家改善了生活。
一大早,宁荣街内外披红挂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串串鞭炮在宁荣街上炸响,今天是贾琦大婚的日子,赶来凑热闹的百姓将宁荣街涌堵得水泄不通,今日宁荣街不走马车,所有人都要步行,街角有执勤的军卒看守。
时间还早,宾客都还没来,贾琦静静地坐在书房内,面前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张地图,一炷香前,贾珍回府了,只坐了片刻便走了,也没去见尤氏和贾蓉一面。
这张地图是大相国寺的地图,经过小半个月的探查,终于将里面的情况摸查清楚,大相国寺地下有数条密道连接着西城和南北城,也难为这些人了,能在这群和尚的眼皮底下搞出这么大的工程,还不被察觉,真是令人钦佩。找了一些工匠,准备重新打造这些密道,特别是其中两条还靠近宁荣街后街。
贾琦今天穿了一身新郎官的吉服,所谓‘红花还得绿叶配’,相比较新娘的凤冠霞帔,新郎的服饰就简单的多,青绿色乌纱圆领常服。
这时,门外传来了李嬷嬷的声音,“哎呦,我的爷,今儿是大喜日子,您怎么跑这来了,快跟我出去。”
“知道了,这就来。”
贾琦将这份地图收好,快步出去了,书房外连廊下,李嬷嬷迎了上来,伸手给贾琦整理一下衣冠,嚷道:“祭祖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咱们走月门去东府祠堂,回来抓紧先吃两口垫垫肚子,待会到了荣庆堂可就没得吃了,又是游街,又是拜堂,之后那群小崽子还要灌酒,不提前吃点怎么成!”
看着絮絮叨叨的李嬷嬷,贾琦笑了。
先去祠堂祭祖,回来又被李嬷嬷拉到花厅吃饭,外面却炸了锅,贾忠带人到处找贾琦,知道贾琦去向的宝玉、贾环和贾兰都没有说话,他们都记着李嬷嬷的话,不要让他们瞎折腾贾琦,眼看时辰就要到了,贾忠急的跳脚,“来了!来了!”看着姗姗来迟的贾琦,贾忠急忙上前说道:“王爷,您怎么才来?”
仪门外,迎亲的队伍早已准备就绪,仪仗队由亲兵装扮充当。
李嬷嬷上来将大红花给贾琦戴上,又打量一下,笑道:“时辰不早了。”
“迎亲!”
边上的司仪一声长喝,鼓乐声冲天而起,贾琦翻身上马,领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梁王府在荣国府西侧,本着不走回头路的规矩,队伍出了门便又拐进了荣国府,也就一里多路程,宁荣街上鞭炮声大作,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荣国府,荣庆堂。
迎春姊妹都挤在黛玉小屋内,黛玉坐在梳妆镜前,黛玉婶娘负责给她化妆,看着身着大红圆领袍,肩披霞帔,头戴凤冠,画着淡妆的黛玉,贾母不觉微微一笑,看了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想了想,又让黛玉婶娘在黛玉眉间点上花钿,就这么一点,立时增添了几分温婉。
看着黛玉有些紧张,探春几人围了上来,更是打趣道:“林姐姐,听环儿说,二哥哥准备了很多红包,待会我们可不会轻易让他们进院子,怎么说也要将二哥哥准备的红包打劫个精光。”
“就是,听说都是金锞子,搞不好,一年的月钱都抵不上。”
邢岫烟凑过来打趣道。
“林姐姐,待会儿我们在这边讨了喜钱,晚上过府去闹洞房,这下就能得到两份喜钱了。”
这是惜春的声音。
听了这话,黛玉果然没忍住,笑出了声,没好气点了下她的额头,“小财迷!”
这时,荣庆堂外隐隐传来了鼓乐声,接着便是鞭炮声,众人明白,迎亲队伍来了。
看着还在吵闹的迎春姊妹,贾母将她们全部赶了出去,有些话还要交代黛玉。
鼓乐声越来越近,一路上鞭炮声震天,终于,迎亲的队伍进入了贾家后宅,宝玉、贾环和贾兰簇拥着贾琦向荣庆堂走来,三人一路上替贾琦散喜钱还礼,都是贾家的仆人,凑上来也就是讨個喜庆。
真正要下功夫的就是有迎春姊妹带领的各房大丫鬟,她们可不怕事,将大门关上,明目张胆的借着机会敲诈贾琦,并放言,新娘子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接走的。
催门的红包塞了无数,堵门的迎春姊妹就是不开门,探春嚷着让贾琦作诗一首,不然就不开门,宝玉兴冲冲走过来就要替作诗一首,不等想好,就听门内传来了尖叫声,厚重的大门开了一条缝,贾环见机向前冲去,大门开向两边,里面传来了贾兰的惨叫声,推开门的贾环刚露出得意洋洋的表情便被探春揪着耳朵拉到一边训斥去了,原来贾环趁着里面讨要红包的空隙爬上院墙将兰小子给送了进去,看着被围攻的叔侄二人,贾琦不好过河拆桥,将准备的红包全部给了她们姊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