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鱼鼓村相比,大树村整体规模要相对小一些,不过,村民们经商意识比较强,房屋、村道、衣着……方方面面看上去比鱼鼓村还要富裕一些。
不过,看得出来,大树村的人似乎有些懒散,村里村外的,全然没有鱼鼓村那边整洁。
夏晓数他们三个从村长家回来,天色已经不早了,苏禺卿等人正在客厅喝茶,见三人进门,笑着招呼他们落座,众人有说有笑地闲聊了一会儿。
没过多一会儿,就听院门外有人敲打门环。
打开院门,夏晓数发现门口站着一位五十出头的老头。
“大爷!您好!您这是……”
“家里电视坏了,好久都没看了,想着你们这儿应该有人会修,我就过来问问,能不能帮忙看看?”老者和和气气地打着商量。
“您先进来暖和暖和,我这就去拿工具箱。”说着话,夏晓数客气地招呼老人家进院。
“不了,我就在外面等着吧,我不冷,辛苦你了,贵姓?”老者没有进屋的意思。
“免贵,我姓夏,您老贵姓。”
“免贵,我姓孙。”
“您跟孙大叔是本家吧?”
“算是吧,呵呵……”
“那您老稍等一会儿啊!”说着话,夏晓数快步上楼取了一套专用工具就往外走。
“诶!这天都黑了,你这是干嘛去啊?”方文千随口问道。
“门外来了位大爷,他家电视坏了,我过去看看。”
“你还真能干,什么都会啊!黑灯瞎火的,我陪你去吧。”说着话,方文千回自己房间取来一个手电筒就往外走。
章书萌正闲得无聊呢,见二人这是要出门,她也回房取来一个手电筒,跟在后面瞧热闹去了。
……
电视机的毛病不大,没费什么事儿,夏晓数就给摆弄好了,随后又教老两口如何使用那件信号放大器,不大一会儿,电视机的图像、声音都相当好,老两口自是喜不自胜。
“谢谢夏先生!这回好了,又能看戏了。”一边道谢,老太太随手递给夏晓数一袋东西。
“大娘!您不用送我礼物,这点小事儿,不值一提的。”夏晓数笑着推让道。
“这不是外面买的,自家种的,‘芸子茹’,费工费心的,挺难成活的,你留着煲汤吃呗!”老太太坚持要送。
芸子茹,又叫芸子菇,是一种珍稀菌菇。
“哦!这是‘芸子菇’?那可是好东西,还可以入药呢!”说着话,夏晓数接过那个塑料袋,找开看了几眼。
没错,正宗“芸子菇”,特殊气候条件下才有可能成活的一种食药两用的菌茹。
这种菌菇夏晓数只见过焙干的干货,新鲜的“芸子菇”他也是头一回见呢。
孟奇亭大夫曾经说过,这东西是治疗哮喘的上等药引子。
“东西是好东西,就是太难侍候了,一年到头,下得功夫不少,最后能成活的也没多少。”老太太笑着解释了几句。
“这是您种的?”
“嗯!今年运气还行,多少还有些收成,呵呵!”
“谢谢您了!那我们就不打扰了,再见!”
“老头子,去送送客人。”老太太招呼着老伴儿将夏晓数他们三个送出院门。
回来的路上又遇到几位村民,其中有几位正准备找远道而来的客人,修电视的、调试信号的、修手机的、修电脑的……都是找夏晓数他们帮忙的。
这一入夜,村里的气温比丽石城可是低多了,担心方文千、章书萌再感冒了,夏晓数问明几位村民的具体地址,先将两位女士送回孙家大院,他自己则提着工具箱四下里帮村民们修理各种电器去了。
逐门逐户地忙活完,已是深夜了。
等夏晓数回到孙家小院的时候,朋友们大多已经入睡了。
苏禺卿听到狗叫声,估摸着夏晓数回来了,他有夜读的习惯,一般睡得比较晚。
从楼上下来,苏禺卿跟夏晓数打了声招呼。
“全弄完了?”
“都是小毛病,简单得很,全修好了,您老还睡啊?屋子里冷不冷?”
“不冷,不冷!我晚上睡得迟,有件事儿我想问问你,你不是跟鱼鼓村的人关系处得特别好吗?为什么舍近求远地跑到这里做测试?有什么区别吗?”
“您老真不困啊?”夏晓数笑着问道。
“不困,你是不是准备休息了?要不,咱们明天再聊吧。”苏禺卿笑着回应道。
“我平时也睡得迟,我是担心影响您老休息呢,那您先坐着,我给咱做道药膳汤。”说着话,夏晓数上厨房找到那袋子“芸子菇”,手脚麻利地做了两碗药膳汤。
“嗯……味道闻着挺新奇的。”提鼻子闻了闻,苏禺卿笑着说道。
“苏老,这可是好东西呢!街面上没得卖呢!理气、清肺、安神……临睡前喝上一碗,有延年益寿这效呢!”
“是吗?这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