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红旗(1 / 2)

张守仁的记忆并没有错,眼前的清军,其实也就是四个甲喇额真的兵力罢了。

正红旗的牛录是二十五个,按清军五个牛录为一甲喇的规定,正好就是五个甲喇的兵力。甲喇额真布颜图正带着五个牛录的骑兵,在德州和济南之间的地带活动,这是清兵入东昌府逼近济南时岳托的布置,虽然现在计划有变,但岳托并没有把布颜图给叫回来。

正红旗的旗丁总数,是在六千左右,还要扣除一些看家的,不能出征的老弱等等,此次出关的正经的满洲八旗的旗丁人数是四千出头。

而镶红旗的实力虽然要强一些,但此次入关的镶红旗丁人数不足四千,远在正红旗下。

两红旗向来是代善的地盘,肥水不落外人田,手心手背都是肉,来济南是个苦差,布颜图虽是个浑人,但向来忠心不二,岳托是打算叫他留在德州战场,多立一些功劳了。

四千旗丁,其中一千五阿礼哈哈营的马甲和步甲兵,这是旗下精锐和做战的主力。在五个牛录合成的大阵中,每个牛录又单列成一个小阵,三百人不到,其中又有一百不到的人就是阿礼哈哈营的骁骑,他们披镶嵌铁叶的棉甲,戴樱盔,马甲和步甲装束略有不同。而剩下的不到二百人就是辅兵,分为有马跟役和无马跟役,在战斗时,这些辅兵中可以挑出几百甚至过千射术过人的组成弓箭手队,和正兵一起,用弓箭压制和打散敌军的阵形。

每个牛录都有大旗两杆,掌旗亲军二人,牛录额真身旁,又有前锋营的军士两人,盔上有飞翎,背后飞虎旗一杆,明盔亮甲,也是牛录中的精锐战士。

此外每牛录有白甲兵十七人,也就是护军营的将士,一色水银色明甲,盔上高高红缨,背上赤炎战旗一杆。

每十七个白甲有一个壮尼达统领,明甲红缨,背上插斜尖本色旗。

马甲是明盔暗甲,每人箭五十只,弓刀各一,由两名分得拔什库统领。虽然弓刀各一,但其实马甲也是精锐,各人都会按自己的喜好加配武器。马甲战力十分高强,比起白甲这样的精锐也就是只差一线,比起普通的明军营兵那是强过百倍,就算对上精锐的明军将领家丁也略胜一筹。

这一次在济南朱王礼等人杀得性起,似乎清军马甲不算什么,但首先是以多敌少,然后又是有火铳钢帑助阵,马甲的铠甲不如白甲厚实,所以吃了大亏。

浮山将士,现在只重白甲,对前锋和马甲有所轻视,这自然是大为不妥。

每牛录有步甲四五十人,由两个步甲拔什库统领,拔什库盔上黑缨,背上是二尺见方的背旗一杆。

步甲的甲胃更差一些,多是泡钉棉甲,这种棉甲,也就是能防力尽的箭矢和远处施放的火铳子药,防护能力很弱,也就是穿着好看了。

至于跟役辅兵,身上多半是穿着青灰色的箭衣,头顶是红缨大帽,身上背着长长的步弓箭和好几个箭囊,在战场上,他们的作用就是攻城时推盾车,立箭楼,或是帮着战兵披甲,射箭,只有在追击逃敌时,他们也会上马奔驰,有个战兵的样子。

这些跟役,多半是武艺不行,身体不强,或是太过年轻或年老,但战斗力也是不在普通的明军营兵之下,只比精锐的家丁弱一些。

每个牛录还有铁匠、皮匠、鞍匠和兽医等等,人数不等,战时就不会跟着上战场了。

正红旗一个才五个甲喇,还派出一个,按说兵力应该是连汉军加蒙古兵,索伦兵和跟役也不超过八千人,眼前战场上小两万的人数,明显就是一个不可能的数字。

“城头的明将很带种嘛。”

清军大阵中间,织金大纛之下,自然就是大军主帅,扬武大将军正红旗主贝勒岳托。

他四十来岁年纪,脸上满是辽地风霜侵凌下来的深刻皱纹,身形十分的壮硕,骑在马上,如同与马身一体,眼神之中,满是十分复杂的色彩。

他是代善之子,在努儿哈赤的诸孙中年纪最长,自幼从军,不暴燥,不胆怯,遇事稳重又果决,是八旗王公中难得的大将之才。

满清兴起时,也是上天赐福,这小小部族简直涌现出了太多的优秀杰出的人才。

早年的费扬古等跟随清太祖的大将不提,现在老辈凋零之后,小辈中也是有太多的超出合格线上的优秀统帅。

果决狠辣的多尔衮,合格的统帅济尔哈郎、勇猛而暴燥的豪格和阿济格、阿巴泰,一团和气凝聚八旗的代善,经验丰富的大将之才岳托,杜度、何洛会,这些王公,都是爱新觉罗的宗室,早年的清军征战,皆以这些王公为主帅,每次拜帅出击,都会有满意的答卷交上来。皇太极这个八旗之主,比起崇祯来福气是好的多了。

当然,有人才而不能尽用,这是崇祯先天就不如皇太极的地方,也是两人的差距所在。

等清军打入关内,一统天下大局底定后,这些王公才纷纷落叶般的陨落,等敬谨亲王尼堪这样的小辈成长起来后,明显就不如先辈,等吴三桂造反时,八旗不论是王公还是将帅都完蛋了,若不是绿营顶上去,吴军一路打到北京都不是什么难事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