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暄虽然暂时的品级还不高,但作为钦差大臣,还是有资格和权力来进山视察倭军伤亡情况的,因为涉及到调配药物来抢救伤员,这是事先与阿部重次商量好的事情。
考虑到双方目前非常愉快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如此大的斩获还未能套现换成白银,阿部重次便将之前见到清军信使,以及自己开出价钱的事情都跟揭暄简单叙述了一遍。
揭暄听罢并没有出言反对,因为太子爷已经提前叮嘱过了,但凡受伤的鞑子,都可以卖给对方换银子,不受伤的鞑子,那就得在受伤之后才能卖掉。
太子爷在注意事项里写的很清楚,这些鞑子伤兵,大明是不可能白白养活的,一刀砍了就是便宜他们了。让他们去挖矿,工作效率又不高,搞不好还得倒搭进去伙食费。
唯一可行的办法,那就是卖给原主,让原主来养活这些伤兵。反正即便是治好了也是一群残废了,还能吃掉“大清国”的不少粮食,顺便赚一堆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这招也就是太子爷想得出了,换成朝廷里的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用好不容易抓来的俘虏去套现的,未免过于有损朝廷的颜面了。
太子爷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一切都从实际出发,只要不给大明这边增加负担,同时能给“大清”那边添一堆累赘,太子爷是特别乐意做这种善事的。
只要原主子愿意出钱赎人,那就都可以打包卖掉,一个不留。这些人又不是王公贵族,一点对外宣传的价值都没有,想被朝廷恩养起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卖!
不但要卖!
而且还要打折卖!
按照朝廷定价的五折销售!
走过!
路过!
不要错过!
上好……
呃……不算太好的“大清勇士”,只要一百两银子一只!
你买不来吃亏,更买不来上当!
都瞧一瞧,看一看啦~!
太子爷都将销售文案写在上面了,看得阿部重次顿感不明觉厉。
德川大将军曾评价明国皇太子天赋异丙,才智过人,可谓举世无双。
阿部重次原本觉得德川大将军的评价实在是太过夸赞了,完全是在客气。
通过此番征战辽东半岛,阿部重次已经对这位皇太子有了重新的认识。
有治国理政之才,又有经商贩货之能,还懂得兵法韬略,懂得雇佣帮手来御敌。
纵观古今,也算是千年未有之人了。
往后若是能有机会抵京,定要亲自接触一番。
揭暄说太子爷已经允许其向清军出售俘虏,可以薄利多销,而且照样可以走账,也就是说,战果数量照旧,银子照领。
从清军那边多赚的这份钱都归倭军所有,具体怎么分,明军不会加以干涉,就相当于给倭军奋战多日的额外奖励了。
有了明国皇太子的支持,就等于消除了一切后顾之忧,便更加坚定了阿部重次做生意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仔细清点与身份核实,现拘押的俘虏之中,有甲喇额真一人、牛录章京四人,还有一堆不值钱的骁骑校,总数为六百二十五人。
绝大部分都是负伤的,腿脚利索的早就溜之大吉了,没受伤的都是被炮火当场震晕过去,等到醒来就成了俘虏。
按照打五折的价钱,以及将领的标价,这些俘虏总价值为九万七千两银子!
凑整要多尔衮十万两并不多!
明码标价,合情合理!
若是清军那里还有大量的倭军俘虏,大可以从这些人里进行数量充抵。
从清军营寨里返回的大阪二郎说跟他关押在一起的只有三个人,其他营寨里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不过阿部重次对此很有信心,倭军作为防守的一方,并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
在作战时也没遭遇过大败,故而自己手里的俘虏数量绝对比多尔衮手里的要多得多。
这项生意细算起来,己方是占有优势的,这才敢安排如此的交易方式。
原本还可以俘获更多的清兵,可是在反击的时候,倭军上下过于激动,将大部分伤兵都给当场“啪啪”死了……
早知道伤兵还能卖钱,阿部重次就会通知下面点到为止了,这下损失了好几十万两银子,这是何等的悲痛啊……
关于是役,揭暄在视察过各处战场之后,表示自己能够接受的战果为一万,也就是倭军可以从明廷兑换二百万两银子。
另行追加三十万两银子的击毙清军高奖励的头衔赏金,总计二百三十万两,抚恤金另算,决计算是对得起连日来倭军如此卖力的奋战了。
这笔钱数量巨大,揭暄手里也没有,需要在战役全部结束之后,去天津领取,阿部重次倒是没有异议,毕竟事关那么大一笔钱,自然要审慎对待。
关于明廷是否赖账不给钱,阿部重次倒是并不担心,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自己能够干涉的事情了,这里面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