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太鸡出兵草原,时不我待,某新皇也决定干点事情,不能在如此天赐良机之下坐以待毙。
当然不是出兵关外,再次挑逗皇太鸡,而是增兵大别山的进剿行动。
具体作战单位涉及四个东宫卫队旅,加上刘国能、李万庆所部,外加三万榆林兵,保定与山东两地各出五千,合计人数超过十万。
算上之前的孙传庭与秦良玉两部人马,三次增兵总和已然超过十六万。
畿辅地区少了九万多驻军,这则消息被辫子细作探听到发给皇太鸡也不要紧。
辫子再次入关的话,某新皇大不了下令继续实施坚壁清野战术。
荷兰船队不同于法国舰队的运输形式,用源源不断的方式向大明运输德意志雇佣兵。
每个月几乎都能有上千雇佣兵抵达大明,一年下来,累计可达上万人。
通过法国首相马萨林委托蒂雷纳侯爵转交的欧陆战报得知,法军在去年又打了一个打胜仗。
起因还是在三年前,崇祯十五年即一六四二年,首批大明武器弹药抵达法国之后。
潜伏在巴黎的间谍报告了这个情报,对此,西班牙帝国的控制者腓力二货国王却表现得嗤之以鼻。
东方的明帝国,仅仅是名字的后缀里有个帝国而已。
要不然也不会坐视菲律宾境内的明人,像猪一样被宰杀掉了!
黎塞留这么做无非是想通过拉拢一个远方的盟友,增强刚刚收拢起来的威信而已。
在此之前,法王路易十三的堂弟苏瓦松伯爵路易·德·波旁逃亡色当,利用当地驻军击败了前来追杀的敌军。
随后,这个家伙又想从此起兵,仿效克伦威尔,推番黎塞留对法国的控制。
如果有幸能把那个年幼无知的侄子踢下去,自己成为国王,那就更好啦!
但是色当本地的驻军在叛乱之后,远远不足以撼动黎塞留对法国的控制。
波旁本人倒是足够努力,率领叛军再次击退了平叛大军。
结果却出人意料,平叛大军被击退,而波旁却在战斗中被击毙……
叛军没了头目,又不想真的对抗黎塞留以及数量越来越多的平叛大军,事情就只能不了了之。
这是黎塞留在生前所能做完的最后一件大事,没等迎来一六四二年的圣诞节,便因病与世长辞了。
其继任者马萨林鉴于大将格布林特伯爵让-巴普蒂斯特·布德斯率领法军,与盟友瑞典部队在北部战场沃尔芬比特尔击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部队。
之后又在南方的肯普滕再败敌军,便下令见好就收,暂时从敌国土地上撤退,暂时返回法国本土进行修整。
对此,面容令人印象深刻(右侧脸颊有颗很大的黑痣)的布德斯很是不情愿,但在知晓黎塞留病逝之后,只能收兵撤退。
本已屡战屡胜的法军主动后撤,让斐迪南三世大惑不解,但听闻黎塞留这个宿敌病逝的消息之后便释然了。
这位皇帝认为一定是自己在率军作战时的祈祷起到了效果,不然绝对不可能出现如此之大的转机。
实际上,帝国的诸多将领们时常抱怨他们的皇帝,在御驾亲征的时候除了祈祷,啥事都不干……
不同于具有很多缺点的父亲斐迪南二世,斐迪南三世还是有一定的优点的,譬如算账。
只不过算到最后,这位皇帝发现自己又没钱发军饷了,还得继续拖欠!
由于同样富有指挥才华的蒂雷纳子爵已经奔赴明帝国,在巴黎召集了诸多将领的马萨林遂命令布德斯为法军前线总指挥。
其实还有一个备选人员,那就是昂吉安公爵路易·德·波旁,与已故的叔叔,奥尔良公爵加斯顿不同,波旁与自己的父亲都支持王室。
之前站在黎塞留这边,现在也就选择继续支持马萨林。
只是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这位公爵由于过于年轻,以至于没什么指挥经验。
在战场上身着一套做工考究的白色高级服饰,戴着一顶插着白色羽毛的华丽帽子,再骑着一匹白马……
对敌军来说,恐怕没有第二个如此显眼的目标了!
由于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贵族,所以波旁在战场上可以为所欲为。
倒是不像纨绔子弟那般怯战,反而带着自己的人马猛打猛冲,但也仅限于此。
为了避免这位公子哥继续在战场上瞎搅和,马萨林不得不将其从前线上撤下,名义上是战略休整。
因为不光布德斯无法忍受这货,连并肩作战的瑞典军队都开始投诉这货的白痴行径。
在写给马萨林的信中言明,这位公爵对联军最大的贡献,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只是写的比较委婉而已,但马萨林不是傻子,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
对于刚刚四十岁却接过了黎塞留的权杖的马萨林来说,接下来的战役不光要取胜,而且要取得大胜,这样才能夯实自己在法国的地位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