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肖达是在长椅市做了充分的调查,然后才跑到省城来找省长赵政策的。
肖达知道,赵政策和自己一样,都是眼里参合不得半点沙子的人。
这份信任,是在长久的合作中建立起来的。赵政策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官员,对于舆论监督,一般都是持欢迎态度。
肖达曾经专门去长椅市纪委采访过。
长椅市纪委办公室一个副主任告诉肖达,领导们都下去调研了,没有时间接受采访。
“受牵连干部数量大,长椅市市委非常慎重。”这位副主任说,“在这个问题上,长椅市委进行了反复磋商研究,还专门派工作组进行了考察,并且就此问题多次向省里汇报,最后确定了方案,在不久前,给受牵连的干部们下了结论。
而据肖达所知,这个副主任说的大部分都是事实,这个案件当中,受到牵连的干部达百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两百多人,其余也都是副科以上干部。这些干部,有少两人受贿,大多数都是行贿卖官办事者。
而这一数字,肖达也在长椅市纪委得到了证实。
尽管卖官者都已经被法办,但这些买官的干部如何处理却一直拖而不决。
这位副主任说,市里最后决定,给这些干部下结论,给他们一颗定心丸。不能让他们整天惶惶不可终日,影响工作。
而这样的消息,对于众多的问题干部来说不啻为一大喜讯,他们的思想包袱没有了,再也不怕别人告状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买来的乌纱帽在这次结论之后,真正的合法了,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得到了升迁。
长椅市纪委证实,出了少数年龄大的退居二线,或者有严重问题被撤职查处外,问题干部们大多数还在原来的位置上。
“如果大换血,将导致一些部门瘫痪,要正确把握,毕竟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要给他们一个自新的机会。”这位负责人说。
可这个轻描淡写地决定,对于长椅市大多数干部来说,这个决定让他们的希望再次破灭。
“买的官帽子不但没有掉,反倒被正式任命了。”一位官员说,“这让更多的清白的官员很伤心。”
而肖达了解到,自去年开始,长椅市决定人事冻结,具体做法是封存各个单位人事章,如确需进人,需市委,市政府,编办,财政,人事和用人单位等六个部门同时盖章方可。
这项政策的一个背景就是,长椅市行政干部严重超编。
据官方数字显示,长椅市机关超编近五成,事业单位超编近三成。南湖省行政干部超编三万,其中长椅市就有一万五,而长椅市市委市政府政府秘书长最多时居然配置二十三人。
“赵省长,在长椅市,全市三十多个白兴养活一个官员,财政供养人口接近二十万啊。”肖达有些痛心疾首地说。
“这种历史问题,不是三两下能够解决的。”赵政策有些无奈地说,“肖达,你给我点时间,我一定想办法解决。”
“政策,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肖达点了点头,“不过,这个难关不大好跨越啊,或许我能帮上些忙。”
“不急。”赵政策笑了笑,“我先和欧阳书记通气,争取尽快派一个工作组下去,对何长春的案子与回龙公司的案子一并进行调查,等有了结论后再做处理。”
“也好。”肖达恍然,“这种事情,政策你是省长,比我有经验多了,我也就是发发牢骚,于事无补。”
“舆论的力量也很重要。”赵政策摇了摇头,“精简机构,一直是矛盾最多的地方,我的压力也少不了。如果你们青年报能够做一个持续性的报道,也许能让这事情开展起来更有利一些。”
“这个不是问题。”肖达嘿嘿一笑,“你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好了。”
“也行,到时候我们再联系吧。”赵政策站了起来,“我就不陪你吃中饭了,我得马上去欧阳书记那一趟,把这事情先通气。”
“工作要紧,我理解。”肖达嘿嘿一笑,“这顿饭先记下了。”
送走了肖达,赵政策想了想,先给省委书记欧阳民打了个电话,这才过去欧阳民的办公室。尽管两个办公室相隔不远,但这也是礼貌问题。毕竟,赵政策和欧阳民的关系,还不至于亲热到不分彼此的地步!
“政策同志,这个事情你全权负责好了。”欧阳民一听,略微一沉吟,就笑着说,“省委和我全力支持你。”
欧阳民之所以这么说,也是因为赵政策站在台面上,不好反驳。再说,精简机构,一直是很多官员干部想干不敢干的事情,因为这是得罪人的事情,而且是得罪大部分基层干部的事情!
欧阳民倒不忌讳,看看赵政策如何处理这种棘手事情。甚至可以说,欧阳民有看热闹的意思。反正,这事情也不会对欧阳民有什么不利的地方。
精简机构,做好了,省委书记欧阳民自然有政绩。做差了,责任自然在挑头的省长赵政策身上,和欧阳民没有关系。
赵政策并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