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河美滋滋的抽着烟,旁边的婆娘坐在那里呵呵的傻笑,两个孩子已经玩疯了,弄得一身是土,脸上也脏兮兮的没个人样了。
他看着老婆孩子脸上的笑容,心里就别提多舒坦了。如今他进了远东军,每次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回到家,中队那些民户羡慕的眼光,让他发自内心的满足。
家里的婆娘跟了他十几年,连饱饭都没吃过几顿,两个孩子更是瘦的像个皮包骨。以往他每次回到家,看着老婆孩子眼巴巴的样子,赵连河的心都碎了。
赵连河做为家里的顶梁柱,每月往家里拿不回粮食和银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家里的老婆孩子挨饿受冻,那滋味可想而知。
自从跟着远东来到了河套,他就像做梦了似的。老婆孩子穿上了新衣服,家里余粮管够了吃,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次吃饭都像挣命似的,撑得走路都费劲。
家里这个傻婆娘倒是简单,天天就是知道傻笑,笑的嘴都合不上。有时候坐在院子里,看着粮仓里的余粮和那头耕牛,能傻呼呼的笑上一天。
如今两个孩子都去了支队办的学校,每周回家两天,吃的住的什么都不用他管,如今也越来越出息了。回到家还给他两口子背书,尽管背的磕磕绊绊,可是每次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赵连河两口子眼泪都哗哗的流。
这要是在大明,家里的孩子哪有机会上私塾啊,宁夏镇的军户家,能认识几个字的孩子,那都是神童了,可是如今看着自己的孩子。歪歪扭扭的写着自己的名字,赵连河激动的彻夜不眠。
幸福其实很简单,对于赵连河家。以及这个时代大明千千万万的地里刨食的老百姓,能吃饱就是幸福。
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却是华夏几千年来,所有底层百姓最大的梦想。可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辛辛苦苦的忙碌一辈子,也未必能实现。
灾荒疾病、苛捐杂税、胥吏恶霸、士绅地主就像一座座大山似的,重重的压在他们的身上。别说吃饱饭啊,就连特么喘气都难。
现在河套根据地的老百姓,都和赵连河家一样,感觉就像做梦似的,天天幸福的彷佛置身在天堂。
赵连河抽完烟,拿着烟袋锅在鞋底儿磕了磕,然后对旁边的婆娘喊道:“干活吧,趁着天黑前,再多干一点……”
正在那里傻笑的女人,听到赵连河的声音。猛的打了个激灵,连忙坐了起来,随手拍了拍屁股上的土。牵着耕牛跟在自己家爷们的身后,准备继续干活。
这时,远处走过来几个人。赵连河连忙放下手中的曲型犁,几步走上去,对为首的一个人笑着道:“大队长,你怎么过来了。”
来人是赵连河家所在大队的大队长,也是从辽东调过来的老辽民,为人热情豪(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