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陈航选择了和米纳集团合作。
无他,之前《楚门的世界》就是米纳集团负责发行的。
而且米纳集团最有诚意,《电子危机》同样的陈航也认为比较适合现阶段的自己。
因为这部电影同样的是典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模式。
决定之后,陈航也是雷厉风行,再加上这个项目其实本来就很成熟。
因为《电子危机》这个项目,其实米纳集团早就开始筹备。
和国内一部电影,通常是导演发起的不同,在好莱坞这边,大多数项目,除非是顶级大导演,否则的话,大多数时候,都是那些资深的制片人发起的。
《电子危机》也不例外。
这个项目是米纳集团的一名顶级制片人,罗伯特·库博率先看中,然后主导发起的这个项目。
罗伯特·库博是好莱坞顶级制片人,曾经监制过不少大卖的大片。
不过,陈航不知道的是,《电子危机》的导演之所以会选择他,一方面的确是因为《楚门的世界》他表现的真的非常不错。
但是另外一方面却是因为,罗伯特·库博这个人。
国内是导演负责制。
一部电影,在剧组,导演基本上就是最大的,很多强势的导演,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剧组就是他的一言堂。
制作人大多时候,甚至都是搞好后勤就可以的。
但是好莱坞这边不同。
一个顶级的制作人,比之那些导演都要强势的多。
国内,制作人的存在感其实一直都很弱。
但是国外,特别好莱坞这边,很多制片人,能够拿到的片酬,甚至比很多导演都要高。
而罗伯特·库博这个人,虽然很厉害,资历很深,成绩很顶,但是同样的也有缺点,那就是,强势,非常的强势!
所以《电子危机》导演难产,一来这样的电影,一般的导演,肯定不够资格。
毕竟是a级大制作。
虽然说是制片人负责制,但是导演其实也同样的重要。
可是大导演,却肯定不会愿意和罗伯特·库博这样的强势无比的制作人合作。
到时候听谁的?
大导演大多时候,都不会选择和那种强势的制作人合作。
不是说大导演可以改变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而是大多数时候,大导演同时也会是制作人。
可是如果同一个剧组里面有两个强势同时又资历很深的人的话,那么到时候听谁的?
可是偏偏《电子危机》又的确需要一个有实力,但是又不是那么的强势的导演,结果陈航出现了。
陈航当然不是小白导演。
他在接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是提过不少条件的。
除了最终剪辑权,米纳集团始终没有放权,其他方面,陈航这边都争取到了“最好的条件”!
比如演员的选择方面。
作为导演,陈航是专业的。
在决定接手这部电影的时候,他就已经对电影的剧本有了不少的研究。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适合的演员的挑选。
《电子危机》的选角方面,陈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但是结果,陈航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
最初的时候,虽然最终剪辑权没有完全到手,但是米纳集团答应让他参与最终剪辑。
这已经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的条件了。
而米纳集团也答应了,主要角色的选择方面,以陈航的意见为主。
可是等到了真正的选角的时候。陈航才发现,自己太信赖所谓的契约精神了。
选角导演,制作人,以及《电子危机》的编剧和原作者,都参与到了主角的选择方面。
结果,陈航发现自己被有意无意地孤立了。
制作人罗伯特·库博,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表达意见。
但是在选角会议上,却还是吵成了一团。
陈航发现,自己在剧组里面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
可以说落差太大了。
在国内,他陈航的电影,哪怕是《楚门的世界》,有华新的参与,有王逸凡这个编剧在,可是也基本上是他一言而决。
他决定选谁就选谁。
一开始在这边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在米纳集团这边给出了几个备选人的时候,陈航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但是结果,他发现自己错了。
比如,他觉得某个演员试镜的时候,表现的最好,最符合他的心意。
但是结果,选角导演,执行导演,编剧,原作者等人,却能给出一箩筐的不同意的意见。
然后他们推出的人选,却是各个都被其他人赞同。
陈航当然可以使用他的一票否决权,但是这样的话,就直接撕破脸了。
一开始陈航在一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