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陈门往事(1 / 2)

小说:束发之年 作者:火峰

梆子戏里没什么情情爱爱,不是封神演义就是包龙图,要么就是瓦岗寨,唱得都是忠孝仁义。

因为闭塞,陈国刚的蒙学只有这些,小时候的他没听过五四运动,也没听过诸如“打倒孔家店”或者“吃人的礼教”这般说辞,他对传统的第一印象完全来自于爷爷一个极微小的细节:包四书五经的布永远是家里最新最干净的那块。

陈国刚没有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同样也没遭遇程朱理学的迫害,他对传统的理解更多来源于生活,反而没那么死板,更加原汁原味,所以他从骨子里信祖宗,唐后的不算。

直到考上大学,他才知道这世上有种东西叫爱情。

和城里人盲目否定自我崇拜西方不同,陈国刚接触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他的思考轨迹是:如果爱情这个东西真的好,为什么老祖宗不歌颂它呢?这种问题只有骨子里真的相信祖先才能问得出来,他觉得不歌颂一定有不歌颂的道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既然这驴已经进来了,那就看看成色再说。抱着这种想法,陈国刚在大学整整观望了四年,情投意合他见过,曲终人散他见过,小鸟依人他见过,撕心裂肺他见过,就更别提男生寝室卧谈会里的那些秘辛了。

说是主动观望,其实就算他想尝试也没机会,家里太穷了,光是那身洗到发酥的行头就足够让女孩子对他敬而远之了,但是他对这些都不在乎,因为爷爷跟他说过:“人这一辈子,苦受够了,甜就自然来了。”

这句话最终变成一颗名叫豁达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了陈国刚的心里。

技止此耳!陈国刚看了四年,还是觉得爱情这东西不靠谱。可人生向来奇怪,你刚觉得不靠谱,这种感觉就来了——他遇到吕国萍了。

遇到吕国萍时,陈国刚已经参加工作,穿着也不再像大学那么寒酸,他的儒雅气质终于突破了衣着这最后一道障碍成为一张闪亮亮的名片。

诙谐的谈吐,豁达的心态,君子的风度,再加上那么一点接地气的乡土气息,让吕国萍觉得这一切像极了爱情,所以哪怕家人反对,她也坚持要和陈国刚在一起。

吕国萍的决定来源于对爱情的信仰,可陈国刚不是,他看见吕国萍的第一感觉是:这不就是我老婆么?!

但是这种感觉既没有奋不顾身,也不轰轰烈烈,它就是一种知道。虽然感性上也有一种好感在里面,但真正让他把这段感情推向婚姻的是那个理性的知道,那是一种不管好与坏,这辈子都是和她过的感觉,他认为这种感觉叫缘分更合适。

正是有了这种“知道”,所以陈国刚从始至终都很清醒,他没有沉睡过,自然谈不上醒来。

可是吕国萍就难熬了,信仰一旦动摇,人就很容易失去立足点,变得飘忽不定。陷在爱情里是温水煮青蛙,可跳出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对她来说,心总是要找个地方安放的。

把心放在丈夫身上?陈国刚挺本分的,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真没什么需要她操心的地方。

把心放在孩子身上?陈戒也挺安分的,该学走路学走路,该学说话学说话,而且这孩子好像跟他爸特别投缘,只要后者一哄,立马就不哭闹了,她就是愿意操心也找不到机会。

陈国刚享受这种天伦之乐,吕国萍却觉得:“难道就这么坐吃等死么?”

这种安逸让刚从爱情里醒过来的吕国萍觉得心里发慌,人一慌就总想找点事做,这与她骨子里的雄心壮志不谋而合。

既然家庭没有操心的地方,那就忙事业吧。但是吕国萍的骨子里除了抱负,还有中国女性自古而来的传统,两种力量不相伯仲,让她难以施展拳脚。观念上的内耗让她暂时放弃了靠自己的想法,她把主意打到了陈国刚身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陈国刚也有理想,他只是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机会。对他而言,并不存在什么温水煮青蛙的心态,用当时的时髦话说:他时刻准备着。只要有机会,他相信自己能够抓住。

但同时,他也是知足的,他享受当下的生活,两者并不矛盾。

面对吕国萍突然泛起的焦虑,起初他只是用打哈哈的方式排遣着老婆的鞭策,因为他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他必须用一种不伤和气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节奏。

虽然陈国刚来自农村,可是说不上来为什么,他就是无法用老一辈那套去呵责自己的妻子,可能是因为他的儒雅,亦或是,当时他的潜意识就已经觉察到了女性时代的来临,只是这种意识太模糊,尚且不能变成脑海里的文字罢了。

对于未来,其实陈国刚比吕国萍更加敏感,改革开放自然要与国际接轨,他已经看到了当时国有企业大锅饭的弊端。

那种差不多和混日子的状态一旦参与国际竞争,失败是注定的。他能看到,上面更能看到,所以他相信,国企改革只是时间问题,只是他没想到,一切来得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快。

凡城的下岗再就业开始了,有人看到了绝望,有人看到了机会。人的性格千差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