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掷象,寂静雷音
释迦掷象,寂静雷音
嘭!!!
苏寒山到冷幽冥之间的这段空气,好像略微扭曲了一下,景物都显得有些模糊。
那道影子穿透这片范围时,不像一个人,倒像是一杆暴射出去的长矛,撞在了冷幽冥身上。
千钧一发之际,冷幽冥还是横臂拦住了那一掌。
但他仓促接招力道不足,不但口角溢血,手臂上的功力,被苏寒山一掌轰得几乎要散射出去,整个身子也震荡了一下,倒飞数丈。
两个身影同时离地飞去,相隔仅有苏寒山一臂的距离。
此刻的冷幽冥,就好像是被一头狂奔的猛兽咬住的猎物,难以摆脱。
就在他后背快要撞上一棵树的时候,仿佛脑后长了眼,右脚脚跟向后一踢。
酒坛子粗细的树干被他一脚踢断,也提供给他一个反作用力,使他身形一缓。
树干断裂处向后折去,整个树冠却倾斜向前压下。
冷幽冥脖子一歪,树干砸在他左肩之上,树冠的乱枝则劈头盖脸地对苏寒山压下。
苏寒山急忙身影一转,避开那些乱枝,移到侧面,再度出掌。
然而,冷幽冥就在这个间隙里,吐气开声,双脚分立大地,身影猛然膨胀。
他本来是个瘦高身材,实际与苏寒山差不多高。
现在却突然比苏寒山高出了一个头还不止。
肩颈,胸膛,腰腹,四肢,冷幽冥瘦削的身体,膨胀出了一块块明显的肌肉。
仅因身高和肌肉的变化,竟然就把他肩上的那棵断树,弹上半空。
醋钵大小的拳头,快如雷动,砸了出去,与苏寒山的掌力碰撞。
苏寒山出掌的时候,空中法运转,周围的空气与自己几乎连成一体,共同发力,所以掌力才厚重而澎湃,宛若惊涛骇浪。
可这一个拳头砸过来的时候,硬是把他周围一丈之内,所有已纳入掌控的气流,全都震得纷乱开来。
苏寒山身形骤显单薄,连着倒退四五步,脚下踩出土坑,左掌衣袖往身边一扫,重新纳气,挥掌,拦下了冷幽冥的第二拳。
嘭!嘭!嘭!!
二者轰然对拼,一个如同金刚力士降临凡尘,一个身边气流似狂涛聚散,全都强行克制退后的趋势,正面硬扛。
其实不是苏寒山不想施展精妙的招式游斗,但是对方体型膨胀之后,步伐、臂展都大了很多。
而且那已经膨胀后的手臂,居然在挥出去的时候,还能再临时延伸数寸。
以至于苏寒山想用些精妙变化的时候,对方只要身形侧转,曲臂一扫,就把所有破绽全部弥补。
反而只有正面力拼,是最具效率的战法了。
这正是冷幽冥的反制之策。
佛经中有言:释迦牟尼为太子时,一日出城,大象碍路,太子手提象足,掷向高空,过三日后,象还堕地,撞地而成深沟,今名掷象沟。
本来只是一则寓言,用来赞叹佛法不可思议,极端夸大佛祖的气力。
但是有佛门高手,开创出一门以巨力掷物的武功后,就有意揣摩佛经,使招数气质跟佛经中的种种动作神韵接近,直接以“释迦掷象功”为名。
且少有人知道,这套武功最奥妙的地方,其实还不是在于力气的大小,而是在于对身形的变化。
寓言中说“太子手提象足”,是说一个人要把大象倒着拎起来,那这个人的身材,必然要比大象更高。
释迦掷象功练到大成之后,如果能够兼以大韦陀杵练手,如影随形腿练腿,病维摩功练躯干。
一主三辅,四大绝技合一,就可以做到在战斗中,使身形临时暴涨一尺有余。
冷幽冥心里明白,自己因为那一刹那分心,已经失去先机,再想比斗招式,必然落于下风,直至死地。
只有借着暴涨之后的体魄,把那个少年人拖入硬扛的境地,才能尽可能的弥补之前的失误。
可是就在他们两个对拼之际,那边西方无常已经丧命,张叔微和李朝阳,立刻向这边赶来。
张叔微人还在四十步开外,已经双手连挥,打出两波银针。
从另一侧赶来的右判官,刚从林间冒头,就遇到第一波银针扑面而至,急忙闪躲。
第二波银针,则是打向了冷幽冥后背。
谁也不曾想到,现在这片树林之间,最魁梧、最显眼的那个身影,就在银针飞出的时候,突然一缩。
他变得比之前那个瘦削的模样,还要矮了一尺多,看起来简直成了一个十三四岁左右的孩童。
一来一去,两尺多的落差。
那些银针,直接从冷幽冥头顶飞过,反而射向苏寒山,逼得他脚下倒退,双手连抓。
李朝阳这时一剑破风,杀到冷幽冥身后。
冷幽冥稍一弯腰,白马亮蹄似的一脚,踢中李朝阳持剑的手腕,天纵剑脱手而飞,另一脚已经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