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朱厚照离去之后,张茂对身边的管家说道:“去派人把张吉身边的人找来,我要问一问关于他的事情。另外把张吉家的待遇提高一些,用度就按伦儿的待遇吧!”
张懋对这个张吉其实并不怎么了解,现在需要了解一下了。
“是,国公。我这就去安排。”管家答应了一声,跑去安排了。
对此,离开张家的朱厚照自然是不知道的,不过他也不在乎。
他之所以用张家的人,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借英国公的势,让他们去六扇门做事。
做了这么多年太子,对于如何平衡,朱厚照已经略微有一些了解了。
六扇门这样的衙门,那是势必不能够让文官操弄的,选的人也不能够是文官的人;普通的武将也不行,他们会先天性的畏惧文官。
只有勋贵子弟比较合适,他们背后有人,并不害怕文官,对于其他人也不害怕。
无论你多么有钱有势,你也没有我有钱有势,所以他们作为开荒者最合适。
朱厚照选择了英国公的人,为的也是压住其他勋贵,同时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办。
朱厚照回到宫里之后,便把这件事情报给了自己的老爹。
朱佑樘也没有反对的意思,这几年勋贵和勋戚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给他们一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要知道前几年的勋贵们,那没事就给自己找事。别的不说,自己的小舅子家整日里就没有不闹事的,要么就是进宫管自己要钱。
现在看看,小舅子家这几年作用可大多了,没事还往宫里送钱。
就连臣子们对勋贵的弹劾都少了,现在大多是政见相争,而不是谁谁家的谁谁谁又干了什么恶心的事情。
于是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讨论最多的是张伦的事情。
勋贵们自然是一片欢欣鼓舞,这代表着他们的一次胜利,同时代表着他们在辽东深入的更多了。
要知道这两年辽东可一直都是辽东将门的地盘,虽然不是油泼不进,但是也没有自己的人。
现在已经派人过去了,那么自然就有自己的人了,以后做事就方便多了,
这其实也是朱厚照的目的。朝中对辽东的控制力度并不是很强,如果要是以前也就算了,在那里苦寒打仗,朝廷也并不是很重视,只要没打败就可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辽东越来越有钱,以后还将是重要的粮食产地,畜牧业也会很发达,而且还是朝鲜和日本的重要贸易基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前的模式肯定是不行的,朝中需要更强有力的军事控制,所以就把勋贵派去辽东。
为了自己的利益,勋贵们也会和辽东的将们争一争。
而朝廷居中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和辽东将门亲自下场。一来是朝中没有那么多精力,二来这样会使很多人离心离德。
他们自己去争,朝中做裁判就可以了。这其实是帝王之道的另一个体现,那就是用人以及做裁判。
亲自下场是犯忌讳的事情。
也有人在担心,不过大部分都是文官,只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文官那边也不是铁板一块,三位内阁大学士基本不出声,已经有人在说,他们是纸糊三阁老了。
而其他的朝中大臣,有不少人是太子殿下的人。
这一次朱厚照搞出了这个事情,他们必然是支持的。加上在辽东有生意的士绅,反对派很少能掀起什么水花来了。
朱厚照这几年做的事情,虽然得罪了不少人,可是有一点,他也团结了不少人。
首先就是跟着奇异斋发财的,其次就是对朱厚照这个人个人崇拜的,使得有一大堆人支持他的政策,在朝廷上也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
尤其是跟着朱厚照发财的那些人,他们是最支持朱厚照的。
这是一个新兴的阶级,与以前的士绅商人不同,以前那些人整日里想着钻法律的空子,整日里想着怎么挖国家的墙角。
新兴的这些人却不一样,他们不是老旧派,他们更加的积极进取,他们更加的希望开阔新的商路,他们更想要奴隶,更想要新的地盘。
对于国家的那些蝇头小利,新兴阶级是看不上的。这些人多半以勋贵和勋戚为首,算得上大明朝的资本主义贵族。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朱厚照做什么事情都是事半功倍。
在张伦的事情过去之后,朝中开始关注六扇门。
以前大家听说这个衙门,是太子殿下准备放在刑部之下的,也就是说类似于户部的盐铁司。
当时还有不少人想争这个位置,因为有了戚尤这个先例在前,大家都是摩拳擦掌。
只不过这一次不一样,太子殿下亲自做了这件事情,这就很难搞了。
争是没有办法争的,只能把这口气憋在心里边。当然也有害怕的,那就是顺天府的几个衙门。
除了顺天府之外,还有其他的几个县。
这些人全都在担惊受怕,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