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段意味深长的谈话之后,所有人都知道了陛下的想法,也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
说白了还是担心,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重要了,所以陛下才点给了他们。
见到众人的模样,朱由校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各自去忙吧,看看今天能不能有几个考出好成绩的学生。”
“是,陛下。”众人答应了一声,然后就各自去忙碌了。
能够陪在朱由校身边的也就没有其他人了,仅仅剩下徐光启、沈庭筠几个老臣。除此之外,剩下的人也就只有一个礼部侍郎赵秉忠。
赵秉忠是朱由校故意留下来的,他有一些话想对赵秉忠说。
关于赵秉忠的任用,在朱由校的心里面,其实早就有打算了,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所以朱由校就没动他。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了,现在有一个很合适的机会,一个很合适的安排。
这一次,朱由校想问问赵秉忠的意见,于是他说道:“赵爱卿可曾想换一个地方?”
朱由校脸上带着阳光灿烂的笑容,语气之中也很是温和。
听到朱由校的这句话,不光是其他几个人,就连赵秉忠心中也是有一些诧异。
不过他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回答。
于是赵秉忠向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说道:“臣是大明朝的臣子,是陛下的臣子,只要陛下有需要,臣尽可听陛下的安排。”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就去通政司吧,做一个通政使。”
既然打算重用通政司这个衙门,那么朱由校自然就是要选合适的人去上任。
原来在通政司的那些人,基本上是属于养老不中用的。所以朱由校准备把他们给裁撤掉,能外放的外放,不能外放的就调到一些衙门去养老。
而新来的这些人,他们才是新衙门的骨干力量,是朱由校重用通政司的保证。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眼前的赵秉忠,另外一个人就是之前自己准备用的梅之焕。
有了赵秉忠和梅之焕这两个人之后,自己就可以对吏治动刀了。
想要整治官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人能够悍不畏死的下刀,不顾身前不顾身后,对付贪官污吏敢下重手。无论是对谁都无所畏惧。
古来这样的臣子非常的少,有这样的臣子,如果心中还有正气,那就更是少吃又少了。
在以前的话,或许还有法家的弟子愿意这么干。
可是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气节愿意这么做了。
这就是思想堕落的原因。
大明朝有一个海瑞,可惜他没有得到重用,
同时朱由校也在惋惜,如果自己手上有一个海瑞,那是一副多么美丽的画面?
不过现在有了赵秉忠,有了梅之焕,自己也就有了两位得力的助手。
所以接下来任用他们之后,就是自己要对官员们下手的时候了。
“这件事情怕是很难,而且做了很难回头。”
朱由校的目光之中带着些许探究,看着赵秉忠说道:“所以朕今日想问问你。如果你要是做的话,那自然是好的;可你如果不想做,朕也不会强人所难。”
听了自家陛下的话,赵秉忠直接撩起衣服跪在地上,语气笃定的说道:“请陛下如实相告。臣如果愿意的话,哪怕拼了臣这条命,臣也一定要去做;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臣也会直言。”
朱由校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拼尽全力去做。如果是应付差事的话,他可以任用任何一个人去做,而且起的只会是反效果,所以他不会随便找一个人。
历朝历代的君王,如果想要对官员们开刀。更多的是找酷吏。
比如唐代的来俊臣、许敬宗。到了大明朝,更多的则是太监和锦衣卫。
因为愿意干这样得罪人且得不太到什么好结局的事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用这样的刀子也更简单一些,一旦用完了就可以直接扔了,杀头以平息民愤。
可是朱由校不想这么做。
他要的是政策的延续性。一旦把用过的刀子给折断了,那么这条政策也就没有用了。
所以朱由校才会选中赵秉忠和梅之焕。梅之焕之前已经表态了,现在轮到赵秉忠了。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准备让你去通政司。”
听到这句话之后,赵秉忠有些迟疑的说道:“去通政司?”
在这之前,提起通政司,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一个什么衙门。
但是这一次明显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也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陛下准备推行密奏制度了。
“是,通政司。”朱由校温和的说道:“朕准备将密奏放在通政司,各地的驿站全都归通政司管辖。”
“所有的密奏传送,全都由通政司所辖的驿站负责,任何地方官员和武将都不允许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