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分头去做事,王老柱自从被迫掏出私房钱后,情绪一直很低落,加上又听了几句儿媳妇和儿子们私底下抱怨都是他纵容,让孙家赖上来的话,就越发的沉默了。
每日里就闷头打家具,关于家里的事情,基本不开口了。
今儿个张婆子说了这么多,他也就默默地听完,一句话也没说。
两个木匠师傅量好了尺寸,又问了宋重锦的需求,一听宋重锦说要把收到的鸡翅木,酸枝木的木料也要打成家具,顿时都兴奋起来。
这种好木料,他们也难得经手一次,如今居然有这个机会,都喜不自胜。
和宋重锦还有王永珠商量了家具样式,估算了一下木料,满打满算,只够打一个衣柜,两个箱子,还有一张梳妆台加一个首饰匣子。
其余的只能用松木,或者柏木了。
商量出结果后,两个木匠师傅每天就到新房子那边从早忙到天黑。
没几日,新房子最后的一片瓦盖上,就算彻底的完工了。
又放了一挂鞭炮庆祝,留蒋师傅他们吃了一顿饭,结算好了工钱。
除了两个木匠师傅,蒋师傅他们都归心似箭,离家小一月,一天都没回去过,如今工钱结算完了,人人荷包都是满满当当的,都巴不得快点回家去。
两个木匠师傅将先前结的工钱,让蒋师傅给家里带回去,并让他们捎个口信,说等手里的活计忙完了再回去。
宋重锦又驾着马车,将蒋师傅他们送到了镇上。
房子虽然盖好了,可还不能进去住。
新盖好的房子潮气大,得薰屋子才行。
每天早中晚三次,几个主要的房间里都要点燃树枝薰薰屋子,把里面的潮气给薰出去。
新屋子也已经分配好了。
按理说应该王老柱和张婆子住在第一进或者第二进里面才是。
可张婆子压根就不想跟几个儿子一起住,就要跟王永珠一起住在最后一进,图个安静。
那剩下的就好分了,老大住第一进,老三住第二进,老四自然是住第三进。
第四进院子里,张婆子和王老柱住正房,王永珠住西厢房。
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
每一房都一进院子,也别再说谁占的房间多,谁占得房间少了。
而且这都前后分开了,每一房都有自己的空间,也不担心说个话就被其他人听到了。
王家也算运气好,从挖地基到最后完工,就中间只下了两场小雨,一直都是晴天。
眼看屋子里的潮气快没了,王家人都忙忙的打包起行李来。
王永珠抽了个时间,让宋重锦带着她和张婆子到镇上,给他采买家里的必须品。
如今快到冬天了,虽然屋里有炕,可也要准备两床厚实的棉被。
先去弹棉花的店里预订了棉被和垫褥子,看了看宋重锦身上的衣服,张婆子干脆又买了好几斤的棉花,让王永珠抽空给宋重锦做两身冬天穿的棉袄来。
还有什么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什么的,只要想到的,都买上,装了整整一马车,满载而归。
屋子潮气没干,人虽然不能进去住,可一些东西慢慢能往里面搬了。
像王老柱给王永平新房打的家具,已经通风晾晒好了,搬到第三进院子正房里去了。
因着提前了几天,这王家搬家也从容了些。
等日夜不停的将新房子烘烤干了水气,选了个黄道吉日,定了那天日子搬迁。
这种起新房子搬进去住,要暖屋,就是主家在新家开锅做饭,招待亲朋好友。
宋重锦那边的房子自然和王家一起。
他的房子略微小一些,这几日又半夜都出去将自己的小院,还有王永珠要住的屋子,还有王老柱和张婆子要住的屋子一起点燃树枝烘烤。
所以他那边的院子比王家的干得早些。
两个木匠师傅也是眼看快要过年了,都想着年前把这活计早点干完早点回家。
加上家具也不多,先将王永珠的衣柜,箱子大件的打了出来。
宋重锦那边柜子,各式的桌子,还有凳子什么的,因着宋重锦只要求速度快,不要求在凳子上雕花刻草的,给木匠师傅省了不少的功夫。
堪堪赶在房子烘干前,将家具都打齐全了。
两位木匠师傅结清了打家具的工钱,欢欢喜喜的回家了。
这边,宋重锦每日就在新屋里忙活,王永珠也过来帮忙。
两人看着小院子里,一天比一天整齐,一天比一天有人气,里面的家具摆设,都是根据两人的意思打造的。
就连院子里的小花园,宋重锦也都听着王永珠指点,这里栽一棵树,那边种一片花,还要架个秋千架子,山墙边种上蔷薇。
一一都记在心里,只如今是冬天了,院子里土也冻上了,要种树栽花也得开春了。
这么一规制,看着倒比王家那边的院子更合王永珠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