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拼‘师’有道(4/4)
暮春的夜晚,带有一丝躁动。
在这个万物萌发的时节,人们行走于建阳门大街上,四处可见街头上招展的旗幡。正戌时,天已经黑了。街道两边的店铺,灯火通明,使得这古老都城的夜晚,透出无限盎然的生趣。
曹朋没有骑乘照夜白,而是坐在一辆牛车上。
车篷敞开,夜风习习。
坐在车里,倒也不觉得烦闷。
夏侯兰骑马跟在旁边,一名飞眊驾车,跟随着史阿,沿悠长大街行进,两边景致尽入眼底。
曹朋坐在车上,倒也悠然自得。
————————————————————————————————
金刚崖寺,听上去似乎很陌生。
但如果提起它后世的另一个名字,人们也许就耳熟能详: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大佛寺之一。荥阳洞林寺,龙门香山寺,还有这白马寺。不过白马寺最初,名叫金刚崖,有金刚栖息之意。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梦中金神,极为佛门金刚,于是派遣使者蔡音、秦景等人前往西域求佛。此时的佛教,又称浮屠教,早在西汉年间便流传至中原,但是并不为太多人接受。不过在西域,许多国家视佛教为国教。
如乌孙、疏勒、龟兹,更是浮屠治国。
蔡、秦二人于月氏遇到天竺僧人迦什摩腾(一名摄摩腾)、竺法兰。于是便邀请这两人到洛阳宣讲佛法。这也就是佛教史上,最为著名的‘永平求法’的故事。不过那毕竟是佛教史上的记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反正是迦什摩腾和竺法兰来了,并向刘庄宣讲一次佛法之后,汉明帝便敕令仿造天竺寺院的式样,在北邙山和雒水之间,选定一处地址修建寺院。
最初,白马寺是以官署之名而存在,管辖所有至中原传法的僧人。
若想要传法,就必须持有白马寺的度牒,否则便不受朝廷保护,甚至可能被官府视为邪教。
白马寺的主持,拜白马寺卿,不在朝廷品秩之内,但每月会领取俸禄。
迦什摩腾和竺法兰在白马寺……最初是叫做金刚崖寺,定居之后,苦心编译《四十二章经》,使之成为流传至国内的第一部翻译成汉语的**。《四十二章经》编译完毕之后,汉明帝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有功的借口,改金刚崖寺为白马寺。不过许多人仍习惯称之为金刚崖寺。
前世,曹朋也曾来过白马寺。
但说实话,除了看到一堆人,就是掏钱上香,并没有领悟到什么高深佛法。
而在东汉末年,受战乱影响,白马寺早已不在朝廷治下,而成为一座单独的佛寺。信佛的人有,特别是在董卓迁都之后,许多洛阳人都开始信奉佛法,成为佛门信徒,并供奉家产。
所以,白马寺在战火中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变得越发兴旺。
曹朋抵达白马寺的时候,史阿已经在寺外等候多时。一见曹朋,他立刻热情的迎上前来,“公子,怎地这时候才到?”
“路上欣赏夜景,以至于来得晚了,史大侠勿怪。”
“公子客气了……今日正好有几个好朋友也在,听闻公子大名,他们也想拜会一番。史阿冒昧做主,还望公子海涵。”
在来白马寺的路上,曹朋已经想到了这个结果,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他微微一笑,“史大侠,你才是客气了”
朱赞说的没有错,自己现在要谋求名声,一言一行都必须注意。
史阿这个人,江湖气甚重。
所以和他打交道,必须要谨慎小心。
不能太亲热,也不能太疏远。这里面有一个‘度’的掌握,不过总体而言,曹朋把握的还算不错。
史阿开怀大笑,拉着曹朋,大步走进寺院。
在后世,白马寺设有许多风景名胜。比如二僧墓、齐云塔,清凉台等景致……不过在东汉末年,这些景致还未曾出现。二僧墓只是两座坟茔,墓前竖着两只石碑,看上去古朴简陋。
曹朋随着史阿登上一座高约有六米,底部是夯土板筑,上面铺着青石的高台。
在后世,这座高台名为清凉台,是白马寺最为著名的一道风景,更被人称之为‘空中庭院’。
但如今,空中庭院尚只是一个雏形,大约一百三十平方的高台上,建有重檐歇山的楼阁。
后世相传,这里曾是刘庄幼时读书避暑之所,后来改为翻译**的地方。
不过曹朋大体上是不信的……这译经台据史阿所说,分明是迦什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之后才营造而成。当时,刘庄早已经登基……想必是佛教为了烘托自家的高明,编撰出这样的故事。其实,佛经中这样的谎话随处可见,都是宗教为了争取信徒,而刻意流传下来。
曹朋前世是无神论者。
对于宗教,他既不反对,也不排斥。
道教也好,佛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