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疑,一个来路不明的人物他只有十四岁,却才华横溢,能雄辩滔滔。
曹朋对这么一个人,可说是没有半点印象。至少,在三国演义中,这个人并没有登场出现。
他是荆州神童,突然跋涉前来,在许都定居。
他丝毫不做掩饰,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对曹朋明显的敌意。
据说,周不疑是世族子弟,其舅父刘先,享誉荆襄。可问题是,按照东汉时的规矩,单字名为贵,双字名为贱。周不疑不是他的表字,他表字元直。也就是说,周不疑是他的本名。
一个拥有贱名的世族子弟,一个来历极为其他的少年。
曹朋百思不得其解,这周不疑究竟是何许人也?
送走了陆瑁和濮阳逸之后,曹朋独自坐在书房里沉思。越想,他就越觉得周不疑来历可疑。
但他的身世,偏偏又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疑点。
轻轻搓揉面颊,曹朋起身,才发现不知何时,天已经暗下来。
点燃油灯,他迈步走出了书房,站在门廊之上,看着院中秋菊盛开,嘬了嘬嘴,转身沿着长廊离去。早在他第一次听到周不疑这个人的时候,便开始留意打听。据黄月英说,刘先的名号她倒是知道,但对于周不疑,却不是特别清楚。也难怪,黄月英离开江夏的时候,周不疑应该不过五六岁而已,她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印象。所以,能给曹朋的帮助也不太多。
曹朋又派人前往颖阴,请教黄承彦。
同时更着人向徐庶庞统等人打听,想要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信息·……
从黄承彦那里,曹朋再次确认了周不疑的存在。黄承彦是在建安五年离开荆州,当时周不疑八岁,以聪慧而著称,在零陵小有名气。不过,由于江夏和零陵相距甚远,而且周不疑当时还小,虽然有名气,却并不为黄承彦熟悉。毕竟,两者间的差距很大,以黄承彦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又怎可能会特别留意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哪怕,那孩子是一个极其聪慧之人。
不过,黄承彦说,会设法为他打听留意。
可那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打听出来的事情。毕竟,黄祖已死,而黄贬远离……·……江夏黄氏已大不如从前,想要打听消息,并非一桩易事。同时,庞德公在建安七年,深入鹿门山隐世,已极少露面。如果能找到庞德公,可能会比较清楚一些。可惜,没人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
庞统和徐庶也派人回信,知道有这么一个零陵神童的存在。
但和黄承彦的情况差不太多,他们对周不疑的情况,也不是非常清过……
倒是孟建说出了一个情况,引起曹朋的注意:周不疑,曾随刘先一同前往水镜山庄拜访司马徽。
当时司乌徽对周不疑,极为赞赏,称赞他是一个神童。
那是发生在建安六年的事情,孟建还在水镜山庄学习,所以曾和周不疑有过两次不算太亲密的接触。据孟建说,周不疑那是年方十一,但是举止狂傲,言语不羁,给人感觉很不舒服。不过,他和诸葛亮倒是能谈到一起,而且看上去会有所收敛。
当时崔钧对周不疑极为不满,曾在一次闲聊时,说到周不疑。诸葛亮还为周不疑争辩了几句,后来便不了了之……·……
诸葛亮,周不疑,刘先,曹冲!
对于这几个名字,曹朋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诸葛亮如今在辅佐刘备,并通过他的关系,使刘备掌新野安众,坐拥樊城,在荆州站稳了脚跟。
不过,不知为何,刘备和刘绮走的很近。
而诸葛亮又是蔡家的女婿,使得两边关系复杂。
刘先,是刘表的别驾,似乎倾向于曹操。而周不疑,无官无职一个少年,却和曹冲成为朋友。
曹朋在这几个看似毫无联系的人员中,发现了一个问题。
据曹彰回来说,曹冲一直在家读书,很少与外人接触。可不知怎地,就和周不疑成了朋友。
周不疑是如何与曹冲成为朋友?
这是一个疑问!
曹操虽然欣赏周不疑,并曾动意将长女曹宪许配给周不疑,但没想到却被周不疑所拒持……
以曹操的脾气,断然不会介绍家人与周不疑。
这不是小气,而是曹操想要招揽周不疑,却被周不疑拒绝?
为什么!
周不疑的心思,未必走向着曹操;或者说,周不疑对曹操有所抵触。那么,他为何要抵触曹操?
有些事情,真是不能往复杂里去想。
否则,越想就越是复杂。
曹朋不知不觉来到弊房,就见黄月英正在屋中看书。
他轻手轻脚,来到黄月英的身后,伸手抱住了黄月英。黄月英先是一惊,但旋即就闻到了那熟悉的体味,便停止了挣扎。
“阿福,干什么,一惊一乍?”
“在看什么?”
“你写的三十六计。”
黄月英放下书,回头温婉一笑,“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