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回京,文武百官与洛阳城外十里接驾。
除了大司马段煨,京兆尹杨彪,议郎蔡邕。
其余朝臣尽皆出迎。
段煨没能来接驾,刘协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
如今出兵入农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段煨亲临前线督战,此时根本就不在洛阳。
恢复农耕,眼下是刘协最为看重的头等国家大事。
自然马虎不得。
至于杨彪和蔡邕的去处,刘协更是心知肚明。
从长安起驾回京的路上。
刚好碰到了奉诏赶赴长安接任太守的杨修。
出杨修口中得知,为了怕诸葛亮不辞而别。
杨彪和蔡邕这两位还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的老者。
整日在刚刚修建好的茅草屋内畅谈天下大势。
当然,大多数的时候,都是诸葛亮一人在畅谈。
杨彪和蔡邕只负责附和。
暂且不说他们能否听得懂诸葛亮在说些什么。
即便是能听得懂。
以杨彪和蔡邕的谋略,还不足以和诸葛亮点评天下大势。
至于为何先前杨修会传回没有找到诸葛亮的讯息。
杨修没说,刘协也没有去深究。
反正一切事情,等见到诸葛孔明,自然会明了。
“臣贾诩,恭迎圣驾回京!”
“臣等恭迎圣驾回京!”
贾诩手持天子佩剑,即便并非位列三公。
可眼下也要跪在忠臣最前端。
没办法,天子佩剑,如朕亲临。
谁不要命了才会抢在贾诩前头。
未及龙撵停稳,刘协便早已经迫不及待地走了下来。
“朕与长安城外的告示,看到了此番土改规划和新税法令的具体章程。”
“文和处置得当,细致入微。”
“他日政令推行,朕会论功行赏。”
“眼下事务繁多,土改规划一事,还要由你继续负责。”
贾诩闻言,面露几分振奋之色。
能得到这位少年天子的赞许,对于此时的贾诩来说,就是莫大的荣宠。
虽然陛下经常夸赞臣子,可自从贾诩入京以来。
不是被关进大牢,就是三观尽毁的批斗。
而天子的胸襟和韬略,有恰恰给了贾诩一记当头棒喝。
与旁人相比,贾诩或许还有几分高明。
可与眼前的天子相比,自己那点谋略,宛如荧光,微不足道。
“臣贾诩,谨遵陛下旨意!”
贾诩说着,将天子佩剑高举过头顶,送到刘协面前。
皇帝凯旋归来。
象征着皇权至上的天子佩剑,自然也要上交。
古往今来,可以长期手持天子佩剑,行皇权的臣子。
恐怕除了当年的大将军霍光,再无第二人。
“朕亲征潼关这些时日,朝中可有什么大事?”
越过贾诩,刘协将目光转向身后的群臣。
临行之前,刘协曾赋予了贾诩临机专断之权。
出征潼关,加上临时改道长安停留两日。
想来这些昔日的肱股之臣,早已经憋了一顿子的苦水,等着跟自己上奏。
“陛下!”
刘协话音刚落,群臣之中立刻闪出一个人,躬身跪地叩拜。
“臣士孙瑞有事启奏。”
果不其然!
刘协无奈地摇了摇头。
自从王允那货被自己罢官免职之后。
如今朝堂之上,也就还剩下士孙瑞这一个元老级的老臣了。
“大司农有何事?”
士孙瑞斜眼瞥向一旁的贾诩。
目光之中尽是不愤之色。
“启奏陛下!”
“三天前,冀州牧韩馥上奏,表请加封原渤海太守,祁乡侯袁绍为冀州牧。”
“臣以为,此事是关乎封疆大吏更替的军政大事。”
“封疆大吏,应当由陛下任免,而非臣子表举。”
“此等大事,应当奏请陛下,以听圣裁。”
“可身为廷尉的贾诩,竟然以天子佩剑和陛下赋予的临机专断之权。”
“直接准了韩馥的表奏。”
士孙瑞说着,一张老脸早已经因愤怒而涨红。
圣驾离京这些时日。
其他事,贾诩也从未过问。
即便有天子赋予的特殊权利。
但这贾诩还算行事规矩,从不干涉众臣的分内工作。
士孙瑞本以为陛下慧眼识才,破格提拔了贾诩,也算得上是的才所用!
可令士孙瑞万万没想到的是。
贾诩这个孙子,小事不过问,却专门插手大事。
不管则矣,这一管,就直接把天捅了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