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奉旨赈灾(1 / 2)

这几日早朝,都是围绕着北方雪灾之事,尤其属开封最为严重。

奉天殿上愁云惨淡,老朱脸色很阴暗,这些大臣也不敢吭声。

“此次雪灾,致人畜大量冻死失踪,粮食难以送到,天积厚雪,官道难行,就连消息也不能及时,为今之计,儿臣认为只有快速集合人马,清除雪障,将棉衣粮食送到北方,减缓灾情。”

杨宪上前一步道:“臣昨夜急查史料,开封为雪灾频发之地。庆历四年雪灾,民多冻死,至和元年冻死贫弱之民甚众,元佑二年,雪至初春依然不止,元佑八年,流民众多,政和三年,连下十日,雪八尺有余,靖康二年,多人冻死。”

“如此看来,雪灾一事,危害甚大。臣赞同太子殿下所说,应立刻组织人马,进行除雪赈灾。”李善长对朱标的想法,十分赞同。

“如何保障灾害中,开封等北方之地百姓日常的薪粮要求,是目前朝廷必须解决的的最大问题,各地的官兵铲雪人数不够,从北平府调陆军,一路上都是厚雪,恐怕时间也不够。”朱标直指问题。

“快速召集江南一带闲杂流散人员,前往开封各地,进行救灾,清理道路,马匹驴车才能最快的把粮食运到各地,否则只会有更多的冻僵之民。”

如今传统交通运输的运载能力和水平不高,时间延长,再加积雪封路,粮薪价格上涨,冰雪多日不化,城中余粮耗尽之时,百姓连反抗的机会也没有,只能等死。

粮食,棉衣,薪柴碳火,缺一不可,遇到些不负责任的官员,起了墨迹贪念心思,百姓也就只能等死了。

“立刻下旨,召集江南一带闲散人员前往北地,由各府官员快速集结,另外咱决定太子朱标为赈灾钦差,丞相李善长辅佐,秦王朱樉和周王朱棣,明日清晨赶赴开封。”

民生刚恢复,绝不能让雪灾拖了后腿,只有让自己信任的人去最合适。

这个人就是朱标,李善长在旁辅佐,不是难事。至于朱棣,他往后的封地在开封,此时他该去。

“臣遵旨。”李善长立刻站的身姿笔直。

“儿臣遵旨。”朱标答道。

这次雪灾,让朱标更决定加快修直道的信念,如此才能增加物资的运输,增强抗灾能力。

除了雪灾,还有旱灾,蝗灾和涝灾,为了预防今后,必须优化赈灾结构,贩运贸易,完善朝廷粮食仓储系统,广植草木,每年初冬设立薪碳的储存。

采取各地弥灾,减灾等措施。

毕竟开封一地,距离产薪碳的地方比较远,冬春薪碳供应不足。

百里不贩樵,是做生意的百姓长期在薪碳贩运,售卖,利润,成本之间总结出来的基本规律。

气候变化多端,北宋开始,中原气候由温暖向寒冷过渡,但在后来,存着小寒冷期,从宋政和年间开始到靖康,中原进入第三个寒冷期。

就好比明末那些天灾。

所以这次不是简单的赈灾,而是一个提醒,以开封为例,在明年时,各府都要进行抗灾措施。

跟老朱汇报了大致想法,完善了赈灾计划,朱标回到东宫后一头就扎倒在床上,衣服都没有脱就准备睡觉。

他这些日子几乎没合过眼,困意如潮水般涌来。除了想好好的睡一觉,他没有任何想法,雪灾的事情有了计划这样的感觉真好。

大清早适合睡觉,朱标在临睡前嘟囔了一句。

常氏和玉儿她们看着疲惫不堪的朱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常美荣思考了良久,才对玉儿她们吩咐道:“让他好好的睡一觉吧,毕竟明日就要去北方,白天睡一觉也不碍事的,陛下这会儿也不会在找他去商议了,为国为民,他做的对。”

常美荣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把朱标身上的衣服褪去,这个过程她手脚很轻,朱标并没有感觉到,依然在酣睡。

下午时分,朱标躺在床上醒了过来,吃了粥就穿好衣服起身收拾明天要准备的东西。

“殿下,已经收拾好了。”常美荣从屏风后走出来,将收拾的两包东西放在桌上。

“果干可带了?”朱标问道。

“是中秋时带回来的那几包果干吗?”常美荣记起来,中秋第二日清晨,他从宫外回来时带的果干。

那果干是沈知否那次带给他的东西,没想到成了最后一点念想。

“我这就为殿下去拿。”常美荣起身,走到书架后的明黄色小箱子中,取出两个纸包,把果干都倒在一起,打算包好。

果干噼里啪啦落在精致的盒子中,底层的信也掉落出来。

常美荣眼皮跳了跳,手有些发抖,她转头看了眼朱标,发现他正在取北方的地形图。

咬了咬牙,把信立刻打开看了起来,小楷字很清秀,落款正是个沈字。常美荣深呼吸后,快速的浏览下去。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一定是沈家的大小姐。

“君,见字如面,纸短情长,不辞而别,事出有因,望君不要来寻找,早知命运多舛,但不悔当初相逢。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