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或周边地区选拔而来,虽然堪称是武举中的佼佼者,但到底比不得边关各州所出身的武进士——譬如盘州、拓州、曲弓关等地,皆是习武成风——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受不住如此高强度、高负荷的操练,也就自然不是什么奇怪之事。”
戴良忍不住接话道:“可禁军的操练之法实行数十年,也一直并未如此……”
“今时不同往日了呀,戴大人。”
明昙朝他拱手一礼,平静道,“武举不如文举已久,近十年来更是连参科之人都日渐稀少;更有许多举子其实本不擅武科,只是因为文举竞争太过激烈,又想求一份功名,不得已才会硬着头皮投状。”
“而这样的人,又怎能承受这般辛劳的练兵之法呢?”
戴良听得一愣,浓黑的眉毛狠狠拧起,登时陷入沉思。
明昙撇了撇嘴,在心中暗叹内卷啊内卷,竟然连天承朝都卷成这样了哟。
她转过身,接着冲满脸惊异的皇帝道:“是以,依儿臣之见,父皇确实应当下令改革禁军军规,放缓每天训练的强度;而且儿臣还听闻,士兵们每半月下来,才能得一日休沐,这样未免太过劳苦,也应当
酌情调整才是。”
“……”
眼瞧周围一圈人目瞪口呆,皆朝明昙投去难以置信的目光,皇帝轻咳一声,回过神来,不禁暗生得意。
看朕的龙鳞!夺聪明!
他心中大慰,平日在朝堂上的威严几乎荡然无存,正满脸慈爱,刚要细问明昙对休沐制度的想法时,旁边却忽的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顿时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父皇,儿臣以为九皇妹之言,颇为不妥。”
皇帝一怔,扬眉看去,只见明晖正手持笏板,长揖而拜,语调稳重道:“九皇妹小小年纪便宅心仁厚,诚然是件好事——”
“然而,禁军的职责是护卫皇宫大内、护卫京城百姓,从某些方面而言,就连天子的安危都要依托于他们……若是依九皇妹之见,因为体恤士兵的身体,就轻易更改祖制,放宽操练,那岂不是会让他们变得松懈懒怠,又如何能承担保卫陛下的重任呢?”
与方才明昙的境遇不同,明晖的话几乎是刚一说完,便立刻有人响应道:“二皇子所言极是!天子脚下,怎可轻忽?九公主不该太过仁慈了呀!”
其余官员纷纷对视一眼,犹豫了会儿,也跟着道:“是啊……禁军军规是几十年的旧制了,从来没出过错,怎能说改就改?陛下应当三思啊!”
“听戴大人所言,也不过几个伤兵罢了,多派点医师即可,九公主所言实是不妥……”
“哼,女子优柔!从军之人还要什么休沐?边关驻军护卫国土,京中禁军还护卫天子呢,合该一视同仁!而且,依老臣所见,禁军明显责任更大,理应加训才是!”
类似的话听了几耳朵,原本快要被明昙说服的戴良也脸色微变,迟疑地向皇帝看去,心中犹豫不定起来。
虽然九公主说得在理,可他一介边关军出身的武夫,吃得苦比这要多太多,是真不觉得这操练有多严苛啊……
而一旁,眼看殿中都是支持自己的人,明晖的唇角也不由微微弯起。
他转过身,冲明昙施施然一拱手,面上含笑,语声温润道:
“九皇妹年纪太小,不懂事罢了,还请诸位莫要苛责,多担待一些。”
此话一出,马上就有知机者恭维道:“二皇子如此爱护手足,实乃孝悌忠义之人呐!”
“……”
明昙略微蹙眉,眸色沉沉地望着正风光无限的二皇兄。
明晖一向将她与三哥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借势打压自己倒也罢,但如果真的阻碍到禁军制度的改革,那些或许还在带病受痛、苦苦坚持训练的士兵可怎么办?
华瑢曾告诉明昙,就连她的父亲、名震天承的定远大将军华钦,都觉得这种练兵之法过于严苛,实在颇为不妥……
长此以往下来,勇将练不出来,老弱残兵只怕能练出一堆,这才是真正的后患无穷啊!
明昙咬了咬唇,看向周围七嘴八舌指责自己的人,准备再度开口劝说,然而袖口却倏的一紧。
她怔了怔,回头望去,只见明景面色微沉,冲自己轻轻摇了摇头。
殿中局势突然变成一边倒的模样,显然是站队于明晖的官员在其中有意引导。
此时,若是明昙再坚持启奏,只怕会被他们抓住把柄,再扣上一个“妇人之仁”、“贻笑大方”的帽子……
明昙自然知道三哥的忧虑。
可想想那些怀着热血保家卫国、却被严苛的军规操练到身体劳损的士兵们,自己便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她咬了咬牙,抽回手来,正待不顾明景的阻拦,硬要坚持上奏之时——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九公主虽自幼长于深宫,却能通晓兵事,句句言之有理,实在是令臣等自愧不如。”
身旁不远处,一名满面正气的老者却突然出列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