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扬眉剑出鞘(1 / 3)

小说: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莽莽阿里地区,皑皑白雪还没有融化,万籁俱静,突闻铁马嘶鸣。铁流滚滚,一辆辆“摧毁者”坦克,一辆辆“突击者”轮式装甲车,一辆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在雪地里犁出一道道壮美的辙迹。他们带着共和国之怒出征了,前去惩罚那个敢于犯我中华天威者。

远处的藏羚羊瞪着天真的大眼睛,好奇的看着这发出巨大吼声奔涌的铁流。

4月18曰早上6时许,第6集团军装甲师坦克团90多辆“摧毁者”坦克,沿着底雅河的河套冲向10公里之外的印度的塔色干镇,装甲步兵2团紧随其后,轮步3团和各防空连,修理连以及浩浩荡荡的补给车押后,沿着底雅河的河套摆一路攻击阵势,向印度的塔色干地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在印度塔色干小镇外河套的出口,离传统的中印边界线3公里处,有一个相对高度150米南高北低的高地,这是印军在这地区的战略支撑点,印军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营级防御阵地。阵地的后面就是印度突击修建的22号公路的。这是我军进军印度的必经之地。

在枯干的河套内,30多辆40管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沿河岸依次排开。对150高地和它右后方的塔色干小镇的印军第5师108旅部进行了30分钟的炮火准备,150高地和塔色干小镇象一座爆发了的火山,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阵阵的夹杂着印军官兵残骸的尘埃随着一股股硝烟升上天空,不等落下,又随着新的爆炸产生的气浪再次被抛向空中。被白雪覆盖的地表顿时被我军猛的炮火梨过了一遍变成焦土,地堡群象被掀掉盖的乌龟壳,山上的环形工事被我军的炮火炸平,印军设在这里的阵地已支离破碎,完全失去了实战的价值,上面横躺竖卧的铺满了印军士兵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固守在这个战略要塞的是由700多名旁遮普人组成旁遮普联队的一个营和后面的塔色干小镇里的108旅部的800多名印军官兵,以被我军这种猛烈的炮火炸的死伤过半,剩下的以是心惊胆裂,完全失去了战斗力。我军攻击部队,呈马蹄形布成进攻队形,在烟幕的遮障掩护下,以20辆“摧毁者”坦克为主的装甲突击群一马当先,协同步兵,组成多路攻击群,向固守在这个高地的印军发起猛烈冲击。印军这支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印度陆军享有盛名的最早的步兵联队,在二战期间,曾赴缅甸,马来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北非和意大利作战部队,在被我军猛烈炮火的重创下,被冲上去的装甲步兵2团1营全歼。

就在我军向塔色干地区150高地实施进攻的同时,我军的另外的36辆坦克和30多辆装甲车,3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从高地的前面急驰而过,冲进了塔色干小镇,对这个小镇里的印军进行了一番疾风暴雨般的打击。其中有20辆摧毁者坦克和20辆突击者装甲车,3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几乎是马不停蹄,不顾一切的一面打一面穿过了小镇,沿着22号公路凶猛的向西南印度纵深穿插,直取距中印边境40公里外的印军重要的补给基地蓝波尔镇,破坏印军的补给,截断印军援军和印军第5师退却的咽喉要道,达成战役围歼印军第5师的态势。

在新德里的尼赫鲁闻讯后,擂胸大哭,悲痛欲绝地呼吁:“我们这些英勇的旁遮普联队以其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抗击着中国的侵略,为了印度的尊严和中国人血战到底了,印度人民应该支持正在向中***]事入侵者进行战斗的印度军队。我们的国家必须团结一致。政治冲突必须从属于民族义务。

同时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在班加罗尔发表讲话,“表示不管用一天,一百天还是一千天的时间,我们将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一定要把中国人赶出去,这里不存在这种态度有任何改变的问题”

尼赫鲁以印度总理的名义下令全国默哀三天,亲自请了几个印度高僧为旁遮普联队超度亡灵。

然而尼赫鲁所作的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住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进的脚步。我军这支担当从印度纵深穿插任务的装甲分队,由“摧毁者”坦克打头阵,“突击者”轮式装甲车和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随后跟进。整支分队在群山之中沿着一条逶迤狭窄的公路向西疾进。沿途的印军居高临下,用轻重火器不断地向这支行穿插分队实施袭击。他们在山谷中行进间向两侧山上的印军火力点进行准确的炮击,边攻击边前进一路上他们猛打猛冲,连连突破印军的拦截。

1小时30分后,到达了指定位置,了对蓝波尔的攻击。与守卫蓝波尔镇印军36辆装备77毫米火炮的英国萤火虫坦克及一个营的印军发生了激烈战斗。攻占蓝波尔的战斗以我军的大规模炮击宣告开始。面对我军这一攻击态势,印军决定反守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对我军穿插分队进行反击。印军参与反攻的坦克分三组,排成楔型向我军冲了来。坦克上还搭载着印军步兵。见此情景,我军立即投入了反冲击的战斗。3辆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采用杀伤钢珠空爆弹,对印军三组楔型坦克攻击群进行了1次短促的炮火急袭。彻底的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