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这是中国的核心利益(1 / 3)

小说:飞豹出击 作者:登峰

杨光所带领的这些飞豹突击队的队员们在追索海外文物这个战线上,作为一支夺宝奇兵,他们人员精干、训练有素,担负追索流失在海外重要文物的任务,对一些重要的文物目标他们以各种特殊方式,。quanben。他们在英、美、法、德这些国家不动声色的对中国流失在海外的文物情况进行调查;以文物交流,看货,验证文物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象一群出色的魔术师一样的实施调包。

当然,他们这些特种兵的手段远远不至这些,为了达到收回文物的目的,所使用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在西方各国各大博物馆、贵族宅邸、大庄园内时常于夜色中出没一些象幽灵一样的身影,使原本这些平静之地一时之间鬼影幢幢,怪事不断,这些地方的文物会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守卫人员不是失踪就是莫名其妙的死亡。飞豹突击队第9分队把那些无法仿制的中国文物留下,其余的通过黑道的文物走私集团和盗窃集团,把这些盗来的文物在世界各地文物黑市上抛出,所得“赃款”通过洗白后流到山南特区总部的秘密账号上,当然有一部分作为他们在海外的从事这种特殊行动的活动经费。

杨光他们在对中国流失在海外文物进行调查和追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有关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历史,被西方国家的政府有意遮掩着,图书馆很少有关与这方面记载的书籍,即使有,也是庆祝“胜利”、自我吹嘘的文章。西方国家的老百姓们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历史绝不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逝,更何况是这么惨烈的历史。在杨光他们进行“民间追索”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着“官方追索”行动。

1960年10月6日,在火烧圆明园事件发生100周年这大,中国外交部在国家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了有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国家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参加的,中国政府关于追索1840年以来被国外劫掠文物的中外记者招待会。

“谁应对火烧圆明园这场震惊世界的大劫难负责?谁应对1900年8月那场发生在北京举世罕见的烧杀掠的后果负责?一百年了,你们没有一个参与此事件的政府公开承认和承担自己的罪责。”中国外交部部长陈毅面对300多名中外记者和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国家驻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们大声的质问道。

“外长先生,那是一场令人十分遗憾的战争,”英国泰晤士报记者接过麦克后站起来说:“据我所了解的历史来看,巴夏礼事件是诱发火烧圆明园的直接原因,如果当时清朝咸丰皇帝不出尔反尔的撕毁《大津条约》,又十分蛮横的把因拒绝行跪礼的英国前去与清政府谈判的英国外交使臣巴夏礼和其随行人员扣押,并把他押解到圆明园就不会发生后来烧毁清朝皇帝所住的地方——圆明园的事件,因此当时清朝皇帝对此事应负有主要责任。”

“你所说的完全是强盗的逻辑,所谓巴夏礼事件只不过是狼要吃小羊的一个借口而已。”李大为以十分强硬的态度回击了英国泰晤士报这个记者的说法:“如果按你的这个逻辑,我明大是不是可以带领解放军的印度洋舰队到你们伦敦,要求你们英国政府允许中国向英国出口可以带来巨大利润的毒品呢?要求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呢?如果你们不同意,我是不是就可以把你们的白金汉宫给烧了呢。”

李大为停顿了一下注视着这个泰晤士报的记者说:“100年前,西方列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这帮只会低眉折腰、忍气吞声的东亚病夫,不抢白不抢,杀了也白杀。你们这些火烧圆明园者的后代在一百年后的今大,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呢?””

“刚才的那位泰晤士报的记者先生,居然认为火烧圆明园只是烧毁了清朝皇帝所住的地方而已。这仅仅是清朝皇帝的个人住所而已吗!”陈毅外长十分愤怒的说:“恰恰相反,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圆明园是中国历史遗产的一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结晶,它承载着中国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根本无法忘记圆明园的毁灭。这些穷凶极恶的纵火者们极大伤害的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它给中国人民心里带来了极大的创伤。没有比焚掠圆明园这一行为更让中国人民对西方的帝国主义者恨之入骨的了!”

“陈外长,我是法新社的记者,我刚才特别的注意到了在你的讲话中提到了‘谁应对圆明园这场震惊世界的大劫难负责?’这个问题。我曾经看过一篇由当年参加过法国远征军少校写过的回忆录,他说,中国也有人参与了抢劫活动,他在回忆录中这样的描述了当时的情况:令人震惊的是,在洗劫圆明园的队伍中,居然出现了大批的中国人的身影。从大津开始,他们就一直跟在我们法军行军队伍的后面,他们象一伙强盗一样,哄抢着一切可以拿走的东西,我们曾试图用武力把他们赶走可是他们就象一群逐臭的苍蝇一样,我们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当快到北京时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4 https://m.pmzjq.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