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在紫宸殿喝完一盏茶便告退了,元珣本想留她在宫中参宴,长公主推说有些乏累,元珣也不再勉强。
待长公主走后,常喜公公弓着腰迎上前来,“陛下,沈老夫人已经到了榴花宫,一同随行的还有河西府折冲都尉陈师衡的长女。”
元珣不冷不淡的应了一声,“朕知道了。”
顿了顿,他又道,“前几日青州送来的青梨,送一篮子过去。”
常喜应了一声,忙下去张罗了。
待常喜提着一篮子青梨到达榴花宫,还没进殿便听到一阵活泼的说笑声。
小桃见到常喜来了,忙引着他往后殿走去,嘴里解释道,“我们家娘娘正和老夫人、表姑娘在后头乘凉呢。”
常喜缓步走着,笑道,“听这笑声,看来相谈甚欢。”
今日的阳光算不上强烈,后殿又种了许多花木,在这初夏时节热烈的盛开着,绿荫浓郁,花团锦簇。其中最为惹眼的莫过于那些石榴树,绿叶繁茂,红花灿烂,不少树木还结出一个个小小的青色石榴果来,光是瞧着便是好兆头。
阿措和沈老太太等人便坐在庭中凉亭说笑,因着端午佳节,亭子四周都绑着艾草菖蒲,榴花宫上下无论主子还是宫人,手中都系着五色长命缕。
亭中石桌上摆放着瓜果、绿豆糕、粽子、红鸡蛋和雄黄酒,满满一桌子,很有节日氛围。
见常喜来了,阿措笑吟吟的打了声招呼,又瞥见他手腕上空空的,便让小桃给他也取了一条五色长命缕。
按照风俗,端午节这日人人都要佩戴由五色丝线编成的长命缕,以表延年益寿的愿望。
常喜受宠若惊的接过那条长命缕,连忙谢了恩,愈发恭敬道,“陛下听闻沈老夫人入宫了,特让奴才送些青州特产的青梨来,好让娘娘与老夫人、表姑娘都尝尝鲜。”
阿措看了一眼那篮梨子,轻声问道,“陛下呢,还在忙么?”
常喜道,“陛下还在勤政殿处理政务。不过娘娘放心,陛下说了晚间会与您一同用膳。”
阿措欢喜的“嗯”了一声,“那你帮我跟陛下谢恩,说我收到梨子很高兴。还有,跟他说我今天才吃两个粽子,没有吃多,让他别担心。”
常喜一一记下,待回到紫宸宫复命,元珣漫不经心的瞥了一眼他的手腕,又看了看自己的手腕,抿了抿唇。
常喜见状,忙道,“榴花宫里可热闹了,每个宫人手上都戴着这么一根长命缕。宸妃娘娘心善,还赏了奴才一根。”
元珣淡淡的嗯了一声,并未多言。
他想,那小娇气包肯定也给他备了的。
且说榴花宫里。
一袭暗青色长裙的陈暮云拿起个青梨咔嚓咔嚓的咬了好几口,毫不吝啬的夸道,“这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不错,小表妹,陛下对你可真好。”
阿措笑眸弯弯的看着自家这位表姐,甜甜道,“云姐姐喜欢的话,带些回去吃。”
陈暮云闻言摆了摆手,“那不成,这是陛下特地送来给你吃的,我沾你的光尝一个就够了,哪里能又吃又拿的。”
顿了顿,她又一脸敬佩的看向自家小表妹,“我一回京城就听到他们说陛下如何如何宠爱你,如今看来,传言不虚!”
阿措有些不好意思,轻轻笑了下,道,“云姐姐,你继续跟我说你在河西府的事吧?刚说到那剿匪的事,你真的跟去了么?”
一提到这些打打杀杀的事,陈暮云三两下将手中梨子啃完,立刻声情并茂的讲了起来。
莫说是阿措了,就连一旁伺候的宫人们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沉浸在陈暮云的故事中。
待她说完后,阿措忍不住拍了下手掌,“云姐姐可真厉害!”
陈暮云摆了摆手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面上却还是带着几分小得意的。
沈老太太抿了口茶水,放下茶杯道,“阿措,你可别夸她厉害了,姑娘家家的成日里舞刀弄枪的算怎么回事?都十八岁的大姑娘了,当前最要紧的是寻一门好亲事才对。”
一提到寻亲事,陈暮云就像蔫了的茄子似的,耷拉着脑袋,嘴里小小嘟囔着,“成亲多没意思,成日里困在个宅院里头,憋都要憋死了……”
沈老太太摇了摇头,“你啊你,当初就不应该让你爹带着你一起去河西府赴任的,好好一个姑娘家养成这般粗野的性子。若不是这次你大哥哥中了榜眼,你父亲也恰好调职回京,你这婚事还不知道要耽误多久!”
关于陈家的事,还是陈家那位表哥中榜眼之后,沈老太太才慢慢与阿措说起。
在这之前,阿措对于外祖陈家的事知之甚少,只知道生母陈氏死后,陈家便与沈隽撕破了脸,连带着对沈老太太这位姑奶奶都冷淡了许多。
关系真正有缓和,还是从去年沈隽被贬出京开始,陈家老太太知道沈老太太独居在京中,到底不忍心,时不时也带着家中儿郎姑娘走动走动,逢年过节也会去拜访这位姑奶奶。
陈家也没想过要从入宫的阿